高铁:从稀罕物到融入寻常百姓家
发布时间:2018-08-01 00:00 来源:中国科技网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如果说,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的开通运营,是中国铁路厚积薄发的新起点、新成就。以此为标志,在这片曾经诞生了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广袤的京津冀大地上再此迎来一个新纪元——高铁时代。
在短短10年内一路加速发展的中国高铁,带来的不仅仅是惊艳世界的中国速度,更是作为重要交通工具对于共和国版图的重塑、人民群众对于地理时空概念的彻底颠覆,对于美好幸福生活向往的不断被激活与提升。10年来,在京津冀区域内就形成了以京沪、京广两大高铁线路为脊梁东西纵贯通,石济高铁、津保铁路为骨架南北呼应,石太客专、津秦高铁似臂膀东西延伸,北京、天津和石家庄、德州东为端点 “矩”形链接、唐山、秦皇岛为节点合纵连横的“五大”轨道交通枢纽,全域梯次性配置 “1小时、半小时”高速铁路路网工作生活交通圈、城市群和经济带渐成规模,不断刷新中国速度,让中国高铁这一张国家名片愈发靓丽。
京津城际演绎同城新生活,打造靓丽国家新名片。2008年8月1日开通以来从最初的47对列车一路增加至2018年7月1日基本运行图的108.5对,增幅高达126.6%,累计发送旅客2.5亿人次,相当于将北京、天津全部常住人口3600万运送了6次3个来回,双城工作生活的同城效益不断显现。
京津城际作为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不仅成为开启我国高铁时代的重要标志,开通运营10年来,还累计接待65个国家300余名政要,各类国际组织200余批次5000多人考察体验,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京津城际唯一经停的武清站为例,作为全国首个受益于高铁辐射和带动的区域,车站日均发送旅客由最初的366人一路井喷式增至现在的1万余人,增幅高达28倍;经停列车也由最初的8对增至现在的23对;近10年来武清站共计发送旅客1218.5万人,单日发送旅客最高纪录为1.6万人,由此带火的“佛罗伦莎”小镇,成为武清享誉全球的代名词。“一站京津两边挑”的区位优势,充分被高铁激活并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魅力、也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地带。由此,也使武清站成为10年来京津冀区域内首个实现改扩建的高铁车站,改扩建后的武清站,站房面积扩大一倍,容纳客流量由4000人提高到1.5万人,武清速度和武清奇迹无疑就是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创造给出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