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再攀高峰!多项颠覆性技术扎根呼和浩特 点燃协同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4-30 20:38 来源: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当春日的和风轻拂过青城每一寸土地,带来勃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呼和浩特市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携手走过了一载春秋。4 月 30 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青城周年行”颠覆性技术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这场座谈会不仅是对双方合作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标志着呼和浩特市在深入推进“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全力落实“六个行动”的征程上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
回顾合作历程,一系列亮眼成绩彰显“呼和浩特速度” 与“创新精度”。合作进程之“快”令人瞩目,从 2024 年4月签约到11月实现实体化运行,仅用时7个月;项目对接之“准”成效显著,围绕大数据、乳草、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精准对接22个高精尖项目,其中9个已成功落地转化;基金布局之“早”抢占先机,率先在北方运行规模达 2 亿元的颠覆性技术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故事,正在呼和浩特的广袤大地上精彩上演。在和林格尔县的牧场中,每刻深思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 AIOT 智能耳标、项圈成为养殖户的“智慧管家”。这些设备搭载先进微能量芯片,以太阳能为动力,不仅实现养殖动物全生命周期精准溯源,更能实时监测健康状态,且十年无需更换电池,推动传统养殖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作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技术入库项目,“微能量芯片采集及应用”的落地,生动诠释科技赋能产业的强大力量。
“以‘呼和浩特市与海淀两小时创新圈’为纽带,我们正推动首府与全国科创高地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呼和浩特创新中心主任王雪松介绍道。目前,中心已精准对接 22 个优质项目,覆盖 11 个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4 个京津冀中心入库项目及 7 个高新技术企业前沿技术项目。从陈十一院士团队牵头的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中心,到土左旗的颠覆性气体分析技术项目;从乳业核心部件国产化突破,到草业合成生物实验室建设,众多创新项目如璀璨明珠,镶嵌在呼和浩特的产业版图上,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此次座谈会更是成果丰硕,多项合作协议集中签约。围绕国产高端科研仪器研发、“人工智能 + 呼气分子分析” 技术应用、智能感知芯片产业化等六大颠覆性技术领域,合作双方达成深度共识。其中,精智未来(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土左旗人民政府签约,计划投资 1.5 亿元建设四大技术中心,涵盖食品风味分析、能源分析、智慧草场、智慧医疗等领域,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座谈会活动现场,总规模超 100 亿元的颠覆性技术基金投资生态联盟正式启航。该联盟由呼和浩特联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颠覆性技术基金共同发起,旨在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构建贯通 “北 - 上 - 广 - 深 - 呼”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推动区域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错位发展。这一举措不仅为呼和浩特市协同创新装上“超级引擎”,更为区域创新生态建设提供坚实资金支撑与发展动能。
“未来,我们将通过常态化项目对接,充分发挥基金杠杆效应,计划培育 10 家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推动至少 5 个颠覆性技术项目落地转化。” 王雪松表示,呼和浩特创新中心将紧扣“六大产业集群”与未来产业布局,持续深化合作,落实“助企行动”,全力打造“一个中心 + 一批高成长性企业 + 一批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模式,让科技创新火种在这片热土上燃成燎原之势,推动呼和浩特市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