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揭榜挂帅”科技“突围”再升级 助力打造创新应用“试验场”
发布时间:2025-03-28 18:11 来源: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近日,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发布了2025年呼和浩特市科技“突围”工程“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公告,一道道科技谜题,一张张项目榜单......政府抛出英雄帖,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院所15个高精尖团队揭榜挂帅,“揭榜、选帅、定帅、挂帅”,“先进体外传感技术赋能奶牛精准培育与体质监测示范性应用”等10个项目获得立项,这场科技“突围”战正在缔造北疆新质生产力标杆!
揭榜挂帅 解决“卡脖子”难题
当前畜牧业正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和疾病防控等多重挑战,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畜牧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西安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士团队,依托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微纳制造与先进传感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与测试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取得了体外传感领域的多项前沿技术成果。在此次项目中,由该团队海外高层次人才领衔挂帅,针对奶牛体质与健康评估困难、成本高、难以指导生产等问题,开展智能连续称重、奶牛体脂率测试评估、奶牛心肺活力非接触监测等研究,推动牧场配套设施智能化升级,综合提升养殖效率和牛群健康水平。
项目负责人表示,科技“突围”工程“揭榜挂帅”项目的新机制,让我们能够迅速聚集优势资源,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同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确保了项目的高效执行和决策,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政府搭桥,发布科技“突围”工程“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从需求牵引和成果转化双向发力,专业化的科技服务让科技成果和企业间实现了精准对接,为首府企业与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了交流平台,实现了“政产学研用”的多向奔赴。
科技“突围” 逐浪产业新蓝海
2025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合成生物、工业芯片等开展科技攻关10项以上,重点推动高端科研仪器、生物炼制、飞轮储能、声纹检测、智能传感器等前沿和颠覆性成果应用转化。随着今年这10项科技“突围”工程“揭榜挂帅”项目的成功立项,一场科技创新的盛宴在首府大地蓬勃展开。
在前沿材料领域,碳基、硅基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了科技创新的热点。吉林大学高压与超硬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明福教授团队共同承担的“四英寸及以上大尺寸高质量金刚石制件制备技术攻关与示范”项目,通过开展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培育4英寸以上电子级金刚石材料等研究,将突破实验室到产业化相关技术瓶颈。吉林大学高压与超硬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以高压与超硬材料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备出了我国第一片CVD金刚石薄膜,在我国最早开展大尺寸CVD单晶金刚石高速生长研究,是国际上能够实现人工合成全部四种宝石级单晶金刚石的少数实验室之一。张明福教授就职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从事材料学领域研究,对纳米复合材料、高分子物理材料有深厚的研究基础。项目团队成员介绍,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提升电子级大尺寸金刚石培育成品率,从而实现碳基芯片、终极半导体相关基础材料市场化、规模化生产,为全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科技“突围”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首府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强。
优化生态 打造创新应用“试验场”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改革科技经费管理机制,完善科技项目“揭榜挂帅”、长周期制等模式,探索构建科研经费管理、绩效管理与诚信体系建设协调推进的制度体系,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完备的创新生态打造创新应用“试验场”。
当前,首府正在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全场景应用试验场,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揭榜单位,内蒙古青城变压器有限公司联合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和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变压器多场域智能评估系统研究及示范”项目以人工智能、多场域快速数值模拟及数字孪生等为技术手段,旨在解决自治区在新型电力变压器设计制造中产品性能评估智能化程度低、多场域综合分析能力单一等痛点问题。项目负责人马嫱为呼和浩特市输变电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输变电领域研发工作,先后参与多项国家重点输变电项目,通过开展多场域耦合分析模拟以及孪生数字化应用等技术研究攻关,将有效提高新型电力变压器设计制造智能化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推动自治区电力变压器产业向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需者“发榜”、能者“揭榜”、强者“挂帅”,榜单下,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市场主体开展创新合作,主动做好科技创新的出题者、组织者和转化者,推动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将大幅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突围”工程“揭榜挂帅”项目的成功立项和实施,充分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做到“点”“面”同步发力,构建起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联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