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荣登国家创新型城市百强之列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3 09:32 来源: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近日,《2024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正式发布,呼和浩特市以第61位的优异成绩跻身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之列。同时,在国家创新城市创新能力指数及排名榜单中,呼和浩特市位列第58位,这标志着呼和浩特市在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道路上迈出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报告显示,呼和浩特市创新能力指数为50.32,稳居创新城市行列。这一评价是基于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创新引领力五大维度,通过30项具体指标进行的综合评价,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权威部门,具有较强的公信力。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加速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融入“京津冀”国家创新体系,与北京市海淀区携手共建“两小时创新圈”,勇当科技突围的“突击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市致力于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奋力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呼和浩特市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力,深入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聚变”。在科技“突围”工程中,我市以“点位+团队+企业”的模式,从国家、自治区、市级三个层面全面推进。首次实施了“高产牛新品种培育”国家科技项目,并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其中,“大科学装置、乳业、乳酸菌”三个点位被纳入自治区“突围”工程,启动15项市级项目,建成世界最大的空天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研发成功国内首个自主产权的奶牛“育种一号芯片”等。这些技术成果的成功研发,不仅提升呼和浩特市的科技创新实力,也为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呼和浩特市还聚焦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实施“科技兴蒙”重点项目11项。国家乳创中心等项目取得10项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我市围绕六大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建成2个国家级奶牛核心育种场和全国最大的牧草种质资源库,推动“风光氢储车”示范项目的落地等。此外,我们还前瞻性地布局118个未来产业项目,为呼和浩特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企业创新方面,呼和浩特市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上市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2家,均居全区首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5.5亿元,同比增长4.7%。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我市对企业创新的大力支持和良好创新生态的营造。
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呼和浩特市71个项目经费首次采用“预算制+负面清单”管理,强化政校企联盟的作用,提升财政经费转化为R&D经费的比重。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技术成交额达到21.5亿元,同比增长90.94%,居全区首位。
此外,呼和浩特市还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累计投放1.5亿元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我市的创新“朋友圈”也不断扩容升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455人,与131家区外高校院所开展合作。通过打造呼和浩特—海淀区两小时创新圈,成功发起北方第一支2亿元颠覆性技术基金,转化多项颠覆性技术,并孵化6家科技型企业。
接下来,呼和浩特市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改革,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平台升级,构建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同时,还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