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盟市创新

赤峰市林西县: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赤峰市科技局 发布日期:2024-04-22 10:34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松漠大地万象新,风起春潮逐浪高。在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赤峰市林西县以产业“攀高向新”之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以项目“拔节生长”之势,助推经济发展之“进”;以创新“突破跃升”之举,实现经济发展之“腾”,点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今年,“新质生产力”成为最热词汇,林西县如何向“新”而行,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记者进企业、入园区、看项目,寻找答案。

走进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现代农业种植大棚排列整齐,棚内绿意盎然,一串串成熟的番茄挂在枝头,惹人喜爱。最惹眼的是数字化智能应用监测设备,24小时在岗 “守护”。

种植户兰国利拿出手机展示着“智慧农业”管理小程序的便捷之处。他说:“打开手机,就能查看棚内温湿度、光照强度、蔬菜长势,根据数据变化,随时调控棚内设备,真正实现了‘云端’种菜。”

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的2000余个日光温室大棚,从外观上看和普通蔬菜大棚没有异样,但“内核”却大有不同,看似“空无一人”的温室大棚,却拥有“科技大脑”,在物联网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各类传感器、全自动放风机、智能水肥一体机等智慧农业“好帮手”轮番上阵,带来了蔬菜产量与质量的飞跃式提升。

据介绍,通过智慧赋能,相比传统的栽培模式,新技术使每亩番茄增产20%、减肥25%、节水和减药30%,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得到大幅提升,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平衡。截至目前,该园区已实现智能化设备全覆盖,蔬菜年产量可达3950万斤,产值突破2.5亿元。

这仅是林西县依靠智慧农业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现在,新质生产力赋能农牧业,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近两年,林西县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工程,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努力扩大肉牛胚胎移植、常规冷配业务覆盖面,实现标准化冷配站点乡镇全覆盖、万头肉牛养殖小区全覆盖,使全县基础母牛改良三代(含)以上的占比达80%以上,助推农牧业跑出“加速度”。

走进林西县工业园区,机器轰鸣,原材料源源不断入仓,经过各环节先进设备的“智能”加工后,尾矿含铜、精矿平均品位等生产技术指标均优于历史水平。中色集团富邦铜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监杨宾红告诉记者:“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公司加强科技创新,渣选1000吨节能减排技术升级项目已处于试投产阶段,数据比较可观,真正实现了低碳、绿色、环保、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佰惠生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林西县龙头企业,也正朝着“高新技术企业”这一目标努力迈进。该企业通过建立智慧农业、智慧工厂,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正着力建设甜菜制糖智慧工厂应用研究项目,通过改造6条生产线,将配置数据中心、计量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数据整合,提升50%的传统工作效率,逐步实现制糖生产无人化管理。

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无疑是推动传统企业完善“造血”功能的“利器”。今年,林西县实施工业转型项目35个,总投资294亿元,计划完成投资68亿元。其中,聚焦传统冶金产业延链补链、技改升级实施项目7个;聚焦鲁元矿业、大井矿业深部探转采,利拓、金源、天成等矿山企业技改升级,实施矿业领域项目9个,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今年,林西县加大新能源开发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引进力度,谋划新能源项目10个,将新能源基础存量由170万千瓦增至1468万千瓦,并探索运用新能源+冶金、新能源+化工、新能源+硅产业和新能源+大数据4个应用场景,大力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投资46亿元建设开银蒙东大数据产业园和30万千瓦园区绿色供电项目,为部分金融机构和主流互联网企业提供云计算及数据存储服务,投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41亿元。

         


附件:

上一篇: 数字技术助推马铃薯产业升级 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风头更劲

下一篇: 赤峰市科技金融助企对接会召开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盟市创新
盟市创新

赤峰市林西县: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22 10:48  来源:赤峰市科技局

 

松漠大地万象新,风起春潮逐浪高。在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赤峰市林西县以产业“攀高向新”之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以项目“拔节生长”之势,助推经济发展之“进”;以创新“突破跃升”之举,实现经济发展之“腾”,点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今年,“新质生产力”成为最热词汇,林西县如何向“新”而行,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记者进企业、入园区、看项目,寻找答案。

走进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现代农业种植大棚排列整齐,棚内绿意盎然,一串串成熟的番茄挂在枝头,惹人喜爱。最惹眼的是数字化智能应用监测设备,24小时在岗 “守护”。

种植户兰国利拿出手机展示着“智慧农业”管理小程序的便捷之处。他说:“打开手机,就能查看棚内温湿度、光照强度、蔬菜长势,根据数据变化,随时调控棚内设备,真正实现了‘云端’种菜。”

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的2000余个日光温室大棚,从外观上看和普通蔬菜大棚没有异样,但“内核”却大有不同,看似“空无一人”的温室大棚,却拥有“科技大脑”,在物联网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各类传感器、全自动放风机、智能水肥一体机等智慧农业“好帮手”轮番上阵,带来了蔬菜产量与质量的飞跃式提升。

据介绍,通过智慧赋能,相比传统的栽培模式,新技术使每亩番茄增产20%、减肥25%、节水和减药30%,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得到大幅提升,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平衡。截至目前,该园区已实现智能化设备全覆盖,蔬菜年产量可达3950万斤,产值突破2.5亿元。

这仅是林西县依靠智慧农业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现在,新质生产力赋能农牧业,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近两年,林西县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工程,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努力扩大肉牛胚胎移植、常规冷配业务覆盖面,实现标准化冷配站点乡镇全覆盖、万头肉牛养殖小区全覆盖,使全县基础母牛改良三代(含)以上的占比达80%以上,助推农牧业跑出“加速度”。

走进林西县工业园区,机器轰鸣,原材料源源不断入仓,经过各环节先进设备的“智能”加工后,尾矿含铜、精矿平均品位等生产技术指标均优于历史水平。中色集团富邦铜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监杨宾红告诉记者:“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公司加强科技创新,渣选1000吨节能减排技术升级项目已处于试投产阶段,数据比较可观,真正实现了低碳、绿色、环保、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佰惠生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林西县龙头企业,也正朝着“高新技术企业”这一目标努力迈进。该企业通过建立智慧农业、智慧工厂,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正着力建设甜菜制糖智慧工厂应用研究项目,通过改造6条生产线,将配置数据中心、计量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数据整合,提升50%的传统工作效率,逐步实现制糖生产无人化管理。

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无疑是推动传统企业完善“造血”功能的“利器”。今年,林西县实施工业转型项目35个,总投资294亿元,计划完成投资68亿元。其中,聚焦传统冶金产业延链补链、技改升级实施项目7个;聚焦鲁元矿业、大井矿业深部探转采,利拓、金源、天成等矿山企业技改升级,实施矿业领域项目9个,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今年,林西县加大新能源开发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引进力度,谋划新能源项目10个,将新能源基础存量由170万千瓦增至1468万千瓦,并探索运用新能源+冶金、新能源+化工、新能源+硅产业和新能源+大数据4个应用场景,大力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投资46亿元建设开银蒙东大数据产业园和30万千瓦园区绿色供电项目,为部分金融机构和主流互联网企业提供云计算及数据存储服务,投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41亿元。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