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2-02-28 10:55 来源: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
2月25日下午,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落实全区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重点工作。市委书记李理,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作出重要批示。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刘晓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边东作工作报告,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斌主持会议。
李理书记、杜汇良市长在批示中指出,2021年,全市科技工作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出台“科技新政30条”,抓提质进位、三清零、双倍增,取得了良好开局,迈出了新的步伐,创新驱动破题起势。2022年,全市科技系统要对标先进、争创一流,围绕产业链特别是新兴产业布局创新链,推进“一城四区一园一院三室”建设,引进标志性创新团队,实施标志性创新项目,形成标志性创新成果,奋力谱写鄂尔多斯新时代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刘晓峰指出,2021年,鄂尔多斯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兴蒙”行动,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协同配合、广大科技管理工作者辛勤努力下,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创新型城市创建稳步推进,科技领域各项事业硕果累累、成效显著。刘晓峰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旗区、各部门、各企业,全市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刘晓峰强调,2022年,全市上下要积聚力量加快科技改革攻坚。一是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牢固树立“科技先行”理念,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双向深度融合,当好全区经济“稳”的压舱石、“进”的排头兵,建设“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先行区。二是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为走好新路子、建设先行区提供科技创新最强动力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聚焦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最硬核”创新载体,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用好用活人才第一资源,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勇于担当,齐抓共管,确保科技创新工作取得实效。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树立忧患意识,强化使命担当,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边东全面回顾了2021年全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2022年科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边东指出,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科技创新工作加速崛起、成果丰硕、蔚然成势。
边东要求,2022年全市科技系统要聚焦聚力“一城四区一园一院三室”建设,以打造“三个标志性”为目标,打好科技能力攻坚战。一是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上加力提速增效。行动为要,全面开展创建;对标为进,创新工作举措;引领为本,打造显性成果。二是在推进惠企政策落地上加力提速增效。完善“1+N”政策体系,实施“政策敲门找企业”行动,加大政策兑现力度。三是在培育创新型企业上加力提速增效。建立工作调度和深度服务机制,攻坚“三清零”。构建梯次培育机制,开展“双倍增”。强化科技创新10强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立科技大市场。四是在优化创新格局上加力提速增效。一体化开展“四区”创建,推动市高新区提质进位,自治区级高新区促优培育,全力打造碳中和研究院,推动重点实验室建设。五是在赋能产业升级上加力提速增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绘制“创新地图”。围绕重点产业布局,组织实施好科技计划。坚持差异化布局、优质化提升,开辟直通车会商机制。六是在汇聚科技资源上加力提速增效。深化与“4+8+N”主体开展合作,探索建立“离岸孵化”“飞地育成”机制。以苏州为前沿,开展科技招商。引进扶持领军人才,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七是在优化创新生态上加力提速增效。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探索实施科研经费“直通车”,推行科技资金使用“后补助”“包干制”“拨改投”,深化“1+1”协作机制,强化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做好规上工业企业R&D应统尽统。八是在转变作风上加力提速增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深度开展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三型”机关建设,全面推开“一线工作法”,以“开年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勇毅决心和信心,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鄂托克旗、东胜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鄂尔多斯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负责人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
市、旗区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有关高校院所负责人,各旗区分管副旗区长、旗区科技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各经济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分管负责人和科技局负责人,有关科研院所、重点企业负责人,全市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市科技局领导班子成员及科室、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旗区设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