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盟市创新

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鄂伦春旗紫苏产业扶贫辟新径

来源:科技信息研究院/战略规划处 发布日期:2020-11-09 09:29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是一种具有特异香气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苏子,在中国种植应用有近2000年的历史,可药用、油用、食用或用作香料等,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籽)均可入药。近几年,这种特色食药兼用的经济作物在三少民族地区——鄂伦春自治旗(以下简称“鄂伦春旗”)开始规模化种植,并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持续增收的新途径。

    说道鄂伦春旗的紫苏种植,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曲艳文,她是土生土长的鄂伦春旗人,躬耕黑土地30余年,踏实肯干、头脑灵活的她将大兴安岭的优质粮食销售到全国,将小小的芸豆销出国门,打造成为鄂伦春旗出口创汇的主打产品。由她创办的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荣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荣盛公司),发展为一家集种子研发生产、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进出口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为一体的自治区级农牧业龙头企业。企业先后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进出口业务合作关系,累计出口近亿元。正是在她的带领下,荣盛公司通过“订单”种植,保底回收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紫苏特色产业扶贫之路。 

    鄂伦春旗属于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由于气候寒冷、基础设施落后、缺少支柱型产业,贫困面大,精准扶贫的任务艰巨。如何因地制宜地选好产业、找准扶贫的“支点”,撬动贫困的“拦路石”成为当地扶贫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们经过3年的市场调研以及各积温区域的种植实验和几十次的第三方检测,发现紫苏非常适合在鄂伦春地区大面积种植,黑土地肥沃、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等自然因素,使得鄂伦春旗的紫苏籽油α-亚麻酸含量高达70%,远远高于日本和韩国的水平(α-亚麻酸含量60%)。”曲艳文说,“紫苏浑身是宝,作为一种具有多种活性成分的药食同源植物,在医药领域、食品加工方面紫苏都有着重要价值,尤其是以紫苏为主要原料的咳喘药、调脂药、食用色素,在补充人体必需α-亚麻酸和天然植物抗生素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这也是我们看好这个产业的主要原因。”

    2017-2019年,荣盛公司与当地农民开展了紫苏签约保底的订单种植,公司向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发放10亩紫苏种子,并提供技术培训,贫困户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种植,秋后公司再以高于当年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回收。针对没有足够的农机具或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有机紫苏种植,雇用流转土地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作为季节性用工(其中包括春季播种、除草,夏季采摘紫苏叶,秋季收割等),保证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后,再增加额外收入。“以2018年为例,年初签订的回收价格是每斤3.5元,到了秋季,每斤的收购价格达到了6.7元左右,贫困户十亩地就可以至少收入八千元。而今年每斤收购价格达到了7.5元左右,切实达到了扶贫效果。”曲艳文介绍说。

    《本草纲目》记载:紫苏有“下气,除寒中,其子油良;除寒热,补中益气,通心经”等功效。其中“其子油良”说的就是紫苏籽油。

    紫苏籽是紫苏干燥成熟后的果实,以它为原料提取的紫苏籽油,含α-亚麻酸达55-70%。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具有抗衰老、增记忆、降血脂、抗过敏以及抗癌等功效,但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我国膳食中摄入的大多是亚油酸,而紫苏籽油中富含的α-亚麻酸可以弥补全球α-亚麻酸摄入不足的膳食结构问题。紫苏籽油也有望成为深海鱼油的平价替代品。

    看中了紫苏籽油广阔市场前景,2018年荣盛公司在鄂伦春旗大杨树镇建设了紫苏籽油加工厂,从韩国引进“紫苏籽油”超低温液压加工生产线,年榨油量可达300吨。2019年,荣盛公司生产的紫苏籽油产品全面通过ISO9001、ISO22000、HACCP、GAP认证,并实现了全程可追溯。

    2019年,在自治区科技厅派员组成的自治区派驻鄂伦春自治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的积极协调和争取下,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计划项目——“紫苏提取及纯化阿尔法亚麻酸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落户鄂伦春旗,由荣盛公司承担。项目在原有紫苏油提取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工艺优化,提高紫苏籽油的α-亚麻酸含量的同时改变其液体形态,将液体油变成可冲泡的小颗粒,让消费者更便于食用,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竟竞争力

   “紫苏籽提纯项目使紫苏籽走上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科研道路。项目通过紫苏籽油提取α-亚麻酸技术的研究与范,将使产品α-亚麻酸含量由平均67%提升至80%-90%。项目完成后,可年提纯α-亚麻酸产品300吨,产值可达近亿元。”项目负责人曲艳文介绍说。

    大杨树镇向阳村贫困户张全明家是村里典型的因伤病致贫户,年青时他因车祸意外导致下肢瘫痪,常年卧床不起,衣食起居全由父母照顾。这几年,通过国家精准扶贫项目,荣盛公司每年为他家免费提供10亩地的紫苏种子,张全明父母通过采集紫苏叶和紫苏籽,每年增加收入近2万元,家里的经济状况得以好转,现已成功脱贫。

    “像张全明这样因伤病致贫的家庭,虽然现在已经脱贫,但是他父母年龄大、劳动能力弱,生活依然艰难。我们公司现在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持续帮助他们,争取不让他们再返贫。”曲艳文说。

    如今,在龙头企业荣盛公司的带动下,鄂伦春旗已发展紫苏订单种植20000余亩,在欧垦河农场、乌鲁布铁向阳村、乃木河林场建设了3个种植基地,累计带动大杨树镇振兴村、四平山、北郊村等十几个乡镇537贫困户(1880余人),通过免费发放籽种、科学种植培训、土地流转、打工等方式融入紫苏产业链发展,户均增收8000-10000元,扶贫效果显著。

    紫苏深加工项目的启动,进一步延伸了紫苏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同时带动了产业链上游的种植业,从培育、种植到田间管理,再到产品加工、后期销售,建立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紧密连接的利益机制,成功将贫困户纳入产业发展链条。

    目前,荣盛公司的紫苏籽油超低温液压加工生产线通过工艺优化,日榨油量达到1吨多,开发的新产品紫苏蜂蜜、紫苏月饼等也面市。企业在紫苏籽油、紫苏蜂蜜的基础上,正在快马加鞭继续研发其他紫苏系列产品,如紫苏微胶囊、紫苏茶、紫苏活性成分提取物、天然植物添加剂(用于医疗、药品、化妆品、食品、饲料等行业)等等。

    曲艳文介绍,下一步公司将通过订单种植、流转土地、无偿技术培训、保价回收、发展田园经济等方法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吸纳更多的农户融入到紫苏产业链当中,通过实体化经营受益,从而脱贫致富。企业在现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将创办集种植、生产、科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紫苏农业科技研发产业园,通过构建符合当地的特色农业的一二二、三产业合发展新模式,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深加工价值链,强化科技支撑,助力精准扶贫,争取将紫苏产业打造成为鄂伦春旗农产品的一张亮丽名片。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根本路径。给钱给物只能救急解渴,选好产业才能开流活源,没有产业带动,贫困户很难找到脱贫路径;缺乏产业支撑,贫困户的脱贫也难以持续。从企业扶贫的“授之以渔”到产业带动贫困户的“自行站立”,鄂伦春“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为自治区科技扶贫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


附件:

上一篇: 阿拉善盟实施科技扶贫助力产业发展

下一篇: 乌兰察布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进一步对接商讨科技合作事宜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盟市创新
盟市创新

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鄂伦春旗紫苏产业扶贫辟新径

发布时间:2020-11-09 09:07  来源:科技信息研究院/战略规划处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是一种具有特异香气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苏子,在中国种植应用有近2000年的历史,可药用、油用、食用或用作香料等,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籽)均可入药。近几年,这种特色食药兼用的经济作物在三少民族地区——鄂伦春自治旗(以下简称“鄂伦春旗”)开始规模化种植,并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持续增收的新途径。

    说道鄂伦春旗的紫苏种植,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曲艳文,她是土生土长的鄂伦春旗人,躬耕黑土地30余年,踏实肯干、头脑灵活的她将大兴安岭的优质粮食销售到全国,将小小的芸豆销出国门,打造成为鄂伦春旗出口创汇的主打产品。由她创办的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荣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荣盛公司),发展为一家集种子研发生产、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进出口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为一体的自治区级农牧业龙头企业。企业先后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进出口业务合作关系,累计出口近亿元。正是在她的带领下,荣盛公司通过“订单”种植,保底回收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紫苏特色产业扶贫之路。 

    鄂伦春旗属于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由于气候寒冷、基础设施落后、缺少支柱型产业,贫困面大,精准扶贫的任务艰巨。如何因地制宜地选好产业、找准扶贫的“支点”,撬动贫困的“拦路石”成为当地扶贫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们经过3年的市场调研以及各积温区域的种植实验和几十次的第三方检测,发现紫苏非常适合在鄂伦春地区大面积种植,黑土地肥沃、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等自然因素,使得鄂伦春旗的紫苏籽油α-亚麻酸含量高达70%,远远高于日本和韩国的水平(α-亚麻酸含量60%)。”曲艳文说,“紫苏浑身是宝,作为一种具有多种活性成分的药食同源植物,在医药领域、食品加工方面紫苏都有着重要价值,尤其是以紫苏为主要原料的咳喘药、调脂药、食用色素,在补充人体必需α-亚麻酸和天然植物抗生素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这也是我们看好这个产业的主要原因。”

    2017-2019年,荣盛公司与当地农民开展了紫苏签约保底的订单种植,公司向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发放10亩紫苏种子,并提供技术培训,贫困户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种植,秋后公司再以高于当年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回收。针对没有足够的农机具或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有机紫苏种植,雇用流转土地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作为季节性用工(其中包括春季播种、除草,夏季采摘紫苏叶,秋季收割等),保证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后,再增加额外收入。“以2018年为例,年初签订的回收价格是每斤3.5元,到了秋季,每斤的收购价格达到了6.7元左右,贫困户十亩地就可以至少收入八千元。而今年每斤收购价格达到了7.5元左右,切实达到了扶贫效果。”曲艳文介绍说。

    《本草纲目》记载:紫苏有“下气,除寒中,其子油良;除寒热,补中益气,通心经”等功效。其中“其子油良”说的就是紫苏籽油。

    紫苏籽是紫苏干燥成熟后的果实,以它为原料提取的紫苏籽油,含α-亚麻酸达55-70%。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具有抗衰老、增记忆、降血脂、抗过敏以及抗癌等功效,但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我国膳食中摄入的大多是亚油酸,而紫苏籽油中富含的α-亚麻酸可以弥补全球α-亚麻酸摄入不足的膳食结构问题。紫苏籽油也有望成为深海鱼油的平价替代品。

    看中了紫苏籽油广阔市场前景,2018年荣盛公司在鄂伦春旗大杨树镇建设了紫苏籽油加工厂,从韩国引进“紫苏籽油”超低温液压加工生产线,年榨油量可达300吨。2019年,荣盛公司生产的紫苏籽油产品全面通过ISO9001、ISO22000、HACCP、GAP认证,并实现了全程可追溯。

    2019年,在自治区科技厅派员组成的自治区派驻鄂伦春自治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的积极协调和争取下,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计划项目——“紫苏提取及纯化阿尔法亚麻酸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落户鄂伦春旗,由荣盛公司承担。项目在原有紫苏油提取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工艺优化,提高紫苏籽油的α-亚麻酸含量的同时改变其液体形态,将液体油变成可冲泡的小颗粒,让消费者更便于食用,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竟竞争力

   “紫苏籽提纯项目使紫苏籽走上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科研道路。项目通过紫苏籽油提取α-亚麻酸技术的研究与范,将使产品α-亚麻酸含量由平均67%提升至80%-90%。项目完成后,可年提纯α-亚麻酸产品300吨,产值可达近亿元。”项目负责人曲艳文介绍说。

    大杨树镇向阳村贫困户张全明家是村里典型的因伤病致贫户,年青时他因车祸意外导致下肢瘫痪,常年卧床不起,衣食起居全由父母照顾。这几年,通过国家精准扶贫项目,荣盛公司每年为他家免费提供10亩地的紫苏种子,张全明父母通过采集紫苏叶和紫苏籽,每年增加收入近2万元,家里的经济状况得以好转,现已成功脱贫。

    “像张全明这样因伤病致贫的家庭,虽然现在已经脱贫,但是他父母年龄大、劳动能力弱,生活依然艰难。我们公司现在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持续帮助他们,争取不让他们再返贫。”曲艳文说。

    如今,在龙头企业荣盛公司的带动下,鄂伦春旗已发展紫苏订单种植20000余亩,在欧垦河农场、乌鲁布铁向阳村、乃木河林场建设了3个种植基地,累计带动大杨树镇振兴村、四平山、北郊村等十几个乡镇537贫困户(1880余人),通过免费发放籽种、科学种植培训、土地流转、打工等方式融入紫苏产业链发展,户均增收8000-10000元,扶贫效果显著。

    紫苏深加工项目的启动,进一步延伸了紫苏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同时带动了产业链上游的种植业,从培育、种植到田间管理,再到产品加工、后期销售,建立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紧密连接的利益机制,成功将贫困户纳入产业发展链条。

    目前,荣盛公司的紫苏籽油超低温液压加工生产线通过工艺优化,日榨油量达到1吨多,开发的新产品紫苏蜂蜜、紫苏月饼等也面市。企业在紫苏籽油、紫苏蜂蜜的基础上,正在快马加鞭继续研发其他紫苏系列产品,如紫苏微胶囊、紫苏茶、紫苏活性成分提取物、天然植物添加剂(用于医疗、药品、化妆品、食品、饲料等行业)等等。

    曲艳文介绍,下一步公司将通过订单种植、流转土地、无偿技术培训、保价回收、发展田园经济等方法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吸纳更多的农户融入到紫苏产业链当中,通过实体化经营受益,从而脱贫致富。企业在现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将创办集种植、生产、科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紫苏农业科技研发产业园,通过构建符合当地的特色农业的一二二、三产业合发展新模式,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深加工价值链,强化科技支撑,助力精准扶贫,争取将紫苏产业打造成为鄂伦春旗农产品的一张亮丽名片。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根本路径。给钱给物只能救急解渴,选好产业才能开流活源,没有产业带动,贫困户很难找到脱贫路径;缺乏产业支撑,贫困户的脱贫也难以持续。从企业扶贫的“授之以渔”到产业带动贫困户的“自行站立”,鄂伦春“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为自治区科技扶贫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