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召开科技创新暨成果转化现场观摩会
发布时间:2020-08-13 10:58 来源:巴彦淖尔市科技局
8月6日,巴彦淖尔市召开科技创新暨成果转化现场观摩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动员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兵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市长郭占江出席并作工作部署。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局长杨焕枝通报科技创新情况。
2019年以来,巴彦淖尔全市累计争取到上级科技专项资金5640.2万元,市本级投入科技专项资金1000万元,组织实施科技项目232项。农牧业科技创新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高规格高质量完成了科技部国家农高区现场考察视频答辩。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认定市企业研发中心10家、博士科研工作站11家,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国家众创空间1家,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10家、星创天地3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科技合作交流深入推进,启动了十大科技创新行动,与中国农大共建河套灌区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现代农业联合创新中心、与江南大学共建技术转移分中心等,并积极推动落实。
下一阶段,巴彦淖尔市科技工作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和市“两两会精神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一是着力推进农高区创建工作,争取年内通过国务院批复;二是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以上;三是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新增各级各类平台载体45家以上;四是着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组织实施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10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五是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转化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重大科技成果20项以上;六是着力提升农牧业科技服务水平,持续推进科技精准服务行动,提高科技培训和科技信息服务质量;七是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张晓兵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新发展理念中第一位的就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作为传统农牧业地区,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尽快把科技创新的短板补上来。
张晓兵要求,要开放合作搞创新,深化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加强载体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每个平台载体都要有侧重点,集中攻关1~2项合作内容。要突出特色搞创新,聚焦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努力取得一些引领性的创新成果。要抓住关键搞创新,坚持市场导向、需求导向,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发展一批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让企业在创新大潮中当主力、唱主角。要通过观摩会等形式,实现对接机制和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常态化,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创新科技投入机制,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鼓励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严格科技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落实好人才政策,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解决好后顾之忧,确保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要围绕产业集聚、政策集成、力量集聚、部门集合,加快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
郭占江强调,要突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核心位置,倾全市之力抓好该项工作;要以科技创新十大行动为抓手,贯彻落实好“科技兴蒙”行动,重点抓好农高区创建、企业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牧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六项重点工作;要突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系统自身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深入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进行了科技成果转化实地观摩;河套学院、杭锦后旗负责同志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内蒙古农科院等3家单位发布介绍了科技成果;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科院与金草原、美洋洋、天衡制药、旭一牧业、民羊牧业等5家企业进行了项目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