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国家农高区创建构筑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0-05-22 11:37 来源:巴彦淖尔市科技局
2019年,巴彦淖尔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突出“河套灌区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主题,把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安全作出贡献”指示精神的重大实践,作为推动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创建工作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齐心协力,形成三级抓创建的工作格局
加强组织领导。自治区成立了以分管副主席挂帅的巴彦淖尔农高区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巴彦淖尔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政府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农高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的专项工作推进组。组建成立了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在此基础上加快农高区创建步伐。
加强政策保障。积极推动自治区加快出台《关于创建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的实施意见》。巴彦淖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若干政策》《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申报创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支持性文件,编制了农高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并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2019年底,经自治区政府同意,已将创建材料报科技部。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巴彦淖尔市财政统筹安排资金2亿元,临河区安排5000万元,积极争取6亿元地债资金等,集中用于支持农高区建设发展。目前,核心区基本完成了“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1.4万m2的农高区办公区,11万m2的“天赋河套”总部基地和云仓建设,并建成400m2和600m2两个农高区展厅。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
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围绕本地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引进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农高区内现建成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2个博士科研工作站,2个自治区工程中心,18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个国家级和4个自治区级星创天地。加强技术合作,与杨凌管委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协议,与中科院、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合作,助推农高区建设。与中国农大合作共建河套灌区研究院,与江南大学合作共建江南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整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建成和开工建设了中美金佰利农庄、中以科技示范园等园区和基地。建成8500m2的CNAS国家级标准化实验室,制定修订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183项。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围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主导,培育壮大智慧循环农牧业、生物科技产业、现代农牧服务业的1+3产业布局,依托“天赋河套总部”建设,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农高区核心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0家,引领形成以金草原、富川、兆丰、葵先生、关尔种业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肉羊、小麦、向日葵、生物育种等几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农高区产值达到105亿元。鲜农万亩设施农业建成运营。富川、金草原等现代肉羊养殖示范园区规模化效益凸显。黄河流域西北地区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和现代种业园区在农高区核心区开工建设。“天赋河套”品牌建设引领作用显著。12家企业53款产品获得授权,产品溢价达21.7%,带动全市优质农产整体溢价8%。农高区已成为巴彦淖尔市及周边地区现代农牧业发展的“示范园”。
2020年,巴彦淖尔市将牢牢把握绿色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施科技兴蒙、百城百园行动为契机,重点推进产业聚集、科技创新、创新主体培育三大核心任务,着力做好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政策环境、深化科技合作、健全管理机制四项发展举措,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争取2020年底巴彦淖尔农高区创建成功,并打造现代农牧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和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黄河河套灌区现代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走出一条生态农牧业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齐心协力,形成三级抓创建的工作格局
加强组织领导。自治区成立了以分管副主席挂帅的巴彦淖尔农高区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巴彦淖尔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政府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农高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的专项工作推进组。组建成立了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在此基础上加快农高区创建步伐。
加强政策保障。积极推动自治区加快出台《关于创建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的实施意见》。巴彦淖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若干政策》《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申报创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支持性文件,编制了农高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并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2019年底,经自治区政府同意,已将创建材料报科技部。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巴彦淖尔市财政统筹安排资金2亿元,临河区安排5000万元,积极争取6亿元地债资金等,集中用于支持农高区建设发展。目前,核心区基本完成了“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1.4万m2的农高区办公区,11万m2的“天赋河套”总部基地和云仓建设,并建成400m2和600m2两个农高区展厅。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
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围绕本地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引进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农高区内现建成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2个博士科研工作站,2个自治区工程中心,18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个国家级和4个自治区级星创天地。加强技术合作,与杨凌管委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协议,与中科院、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合作,助推农高区建设。与中国农大合作共建河套灌区研究院,与江南大学合作共建江南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整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建成和开工建设了中美金佰利农庄、中以科技示范园等园区和基地。建成8500m2的CNAS国家级标准化实验室,制定修订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183项。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围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主导,培育壮大智慧循环农牧业、生物科技产业、现代农牧服务业的1+3产业布局,依托“天赋河套总部”建设,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农高区核心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0家,引领形成以金草原、富川、兆丰、葵先生、关尔种业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肉羊、小麦、向日葵、生物育种等几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农高区产值达到105亿元。鲜农万亩设施农业建成运营。富川、金草原等现代肉羊养殖示范园区规模化效益凸显。黄河流域西北地区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和现代种业园区在农高区核心区开工建设。“天赋河套”品牌建设引领作用显著。12家企业53款产品获得授权,产品溢价达21.7%,带动全市优质农产整体溢价8%。农高区已成为巴彦淖尔市及周边地区现代农牧业发展的“示范园”。
2020年,巴彦淖尔市将牢牢把握绿色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施科技兴蒙、百城百园行动为契机,重点推进产业聚集、科技创新、创新主体培育三大核心任务,着力做好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政策环境、深化科技合作、健全管理机制四项发展举措,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争取2020年底巴彦淖尔农高区创建成功,并打造现代农牧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和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黄河河套灌区现代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走出一条生态农牧业创新驱动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