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大米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05 09:25 来源:兴安盟科技局
兴安盟委、盟行署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导下,提出“两袋米、两头牛、一瓶水、红红火火搞旅游”思路,大力支持水稻和玉米种植、奶牛和肉牛养殖、矿泉水生产和全域旅游,为了更好推动大米产业发展,兴安盟科技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支撑引领,鼓励协同创新,广泛开展招商引智,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引进袁隆平团队入驻兴安盟,总体提升兴安盟科技创新水平,为推动兴安大米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
在兴安盟委、行署支持下,兴安盟科技局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博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泛接触,多次互派考察组进行考察调研。于2018年8月4日在长沙签订兴安盟行署、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湖南博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在兴安盟开展兴安盟水稻提质增效、盐碱地改良及耐盐碱水稻开发、超级杂交稻在兴安盟示范推广工作,大力支持兴安盟大米发展。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己于10月16日在兴安盟成立,并成功举办了《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兴安盟大米产业发展论坛》。院士工作站采取平台公司模式运行,兴安盟隆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院士工作站运营平台,已经成立并投正常运营。具体工作:一是初步完成在中旗建立3000亩耐盐碱水稻育种基地、乌兰浩特建立2300亩规模水稻提质增效,每亩增产100公斤攻关试验基地建设前期工作,后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二是将收集到的兴安盟30个水稻常用品种,已经放在国家杂交稻工程中心的三亚南繁基地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开展提纯育种,培育适合兴安盟生产的优质品种,为兴安盟水稻亩增产100公斤做准备;三是己将在国家杂交稻工程中心获得500公斤超优千杂交稻稻种,在科右中旗、扎赉特旗、乌兰浩特市做试验示范处理准备。
二、在盟行署支持下,兴安盟科技局己将推动大米产业发展列为自治区科技厅与兴安盟,开展厅盟会商主要议题
厅盟会商工作是科技厅与盟市科技创新工作密切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会商以紧扣自治区和盟市发展目标、支持方向、重点任务相一致为前提,以重点科技工作为工作载体,以双方直接协商、决策,实行厅盟两个层面思路对接、工作互动,统一部署、共同推进,盟市为主落实作为基本制度。大米作为兴安盟的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主导产业,完全可以作为厅盟会商主要议题,将得到自治区科技专项大力支持。《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科技创新推动大米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4年)》由兴安盟科技局委托润泽兴邦(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完成。
三、广泛开展科技交流活动,搭建起兴安盟大米产业主体与国内稻米专家交流合作平台。
2018年8月,成功举办了“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杰专家兴安行”活动,“红城夜话”研讨会更是一大亮点,院士专家们与企业家对话研讨,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企业的实效落地,提升企业创新动能,促进兴安盟经济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了推动大米产业发展,本次活动将水稻开发作为一个专题,并邀请到中国农大水稻种植专家朱作峰教授与参会盟内水稻专业技术人员及大米企业人员开展专题交流,为兴安盟水稻种植技术、大米产业发展方向、大米产业链延伸、品牌战略提升提出宝贵意见,值得借鉴学习,活动与会专家参观了乌兰浩特水稻基地,并做现场指导。
四、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开拓进取,为推动兴安盟大米产业发展助力
兴安盟大米产业现状是品种杂乱,品质良莠不齐,产品差异化小,同行竞争以竞相压价为能,致使兴安盟大米整体效能发挥不出来。为此盟科技大力支持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焕发活力。
在兴安盟科技局支持下,内蒙古天极农业开发公司注重品牌建设、产品品质提升和新产品开发获得成功:一是在2018年4月三亚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水稻论坛,天极米获得"全国最受欢迎十大优质大米品牌";二是2018年10月天极米在哈尔滨举办的中国首届国际大米节上荣获"2018年全国十大最好吃米饭"称号;三是天极得日本著名水稻专家认可,2018年7月日本著名水稻专家稲村達也(Inamura Tatsuya)博士(日本京都大学栽培系统学研究室 教授)、熊谷 元(Hajime Kumagai)博士(日本京都大学畜产资源学研究室 副教授)、田中 贵(Tanaka Takashi)博士(日本岐阜大学応用生物科学部助教 博士)到乌兰浩特考察期间,对天极产品给予肯定,并将在今后大米产业发中予以合作,天极公司将积极引种日本高级优质"越光"稻,提升产品质。
五、开展盐碱地改良,大力发展耐盐碱水稻,助推兴安盟大米产业特色发展
在兴安盟科技局支持下,深圳国家水稻基因专家陈日胜团队海水稻2018年在科右中旗试种1200亩,亩单产超过300公斤获得成功,为推进耐盐水稻开发打下坚实基础。借助袁隆平团队入驻兴安盟契机,兴安盟科技局促成两个团队实现强强合作,在兴安盟开展大面积盐碱地改良,开拓耐盐碱产品同时,发展耐盐碱特色镇、村建设,发展观光农业,转变高盐碱区劣势资源为经济优势,助推脱贫攻坚,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六、兴安盟科技局与北京市科委农村中心合作,建立京蒙合作现代农业技术转移技术兴安盟工作站,在促进技术转移同时,开拓兴安盟优质农产品销路
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与北京科海宏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蒙冀贫困旗县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于 2018 年 10 月 29 日—31 日在北京未来科学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举办。
兴安盟科技局利用京蒙合作工作站平台组织盟内 20个单位参会,其中 7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参会和 3家农业合作社参展,共展出 100余个品种,其中大米企业4家30余个产品品种,本次活动使大米企业与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著名电商建立联系,有效拓展兴安盟大米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