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高新区:让科技人才在这里集聚闪光
发布时间:2019-05-05 17:28 来源:包头日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高新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形成科技人才建设集聚高地,不断促进科技人才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专家6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个人52名;包头市“鹿城英才”个人53名;累计吸引389名海归来包创业;科技人才数据库累计入库人才达1546人。
高新区被评为全国首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2018年获得“中国高新区人力资本服务创新区”称号。拥有自治区首家由共青团自建自营的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4支、“内蒙古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个,“内蒙古青年创业人才示范基地”1个,是自治区“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示范区”;拥有包头市“鹿城英才”产业创新创业团队22支,人才工作示范点4个。
◆精心培育引才环境
近年来,高新区先后出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扶持大学生创业管理办法》、《创业导师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持续开展“海外博士包头行”系列招才引智活动。逐步完善以《建设“高新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为重点的“1+2+n”高新人才特区建设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了《稀土高新区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
着眼包头人力资源产业园长远发展,从办公场地优惠、财税优惠政策、专项产业财政扶持资金、重点企业集聚奖励、人才奖励政策、品牌奖励政策等方面,拟定了《包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扶持政策》(试行),吸引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企业向产业园集聚,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稀土高新区创新创业。
◆首创“1+1”人才培养方式
高新区联合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共同开展企业青年科技创新“1+1”人才培养计划。
该计划以企业为核心,选拔优秀企业青年技术人员,根据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总结出的技术难点,寻求相关中科院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针对企业技术需求进行为期三年的联合攻关。通过促成企业青年技术人员与中科院专家的深度合作,更好地帮助企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企业科研负责人的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目前,中科院与长安永磁等4家企业开展合作,上海交大与天石稀土等10家企业“1+1”产学研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柔性引进科研人才
高新区积极组织开展人才培养计划,2018年引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于伟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博士高玮等人才来高新区创业;柔性引进顾国彪等10位高端人才与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科研人才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截至目前,高新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其中“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成为科技部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自治区首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
大力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共有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拥有各级各类企业研发平台88家,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5家;累计专利授权量3335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73.2件,居全市之首。
高新区还依托西部人才市场、创业园区、时代广场、金融广场、总部园区等载体平台,创建自治区首家人力资源产业园,英格玛人力资源、内蒙古智聘管理、包头市宏博人才等13家知名人力资源企业入驻,为创新驱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狠抓科技人才培育工作
从2006年开始,高新区每年开展“科研贡献奖”评比,对在科研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进行奖励。截至目前,已有162名科技人才共获得奖励300余万元。
高新区还依托内蒙古稀土产业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示范基地,开展创新方法培训10余次,逾千人参加,产生专利意向77项,形成论文74篇,案例总结2册。稀土高新区被评为全国首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推荐13人申报参加科技部创新人才计划;推荐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吕维洁成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现零的突破。
◆为企业搭建人才服务平台
2013年以来,高新区一直致力于科技人才数据的建设和完善,目前科技人才数据库人才集聚。按领域划分:稀土人才占30%,装备制造人才占29%,新能源人才占2%,电子信息人才占23%,生物医药人才占12%,其他人才占4%。按学历划分:博士占总数的4%,硕士占总数的17%,本科占总数的59%,大专占总数的20%。
此外,建立企业人才需求及问题数据库,动态监测企业人才需求及问题,并将相关问题进行梳理解决,根据上级、本级相关人才政策落实到企业。
高新区还建立了科技人才联盟,建立科技服务微信平台,为科技人才搭建交流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各类人才政策、申报通知等内容,为企业与科技局之间搭建信息交流、服务平台。
◆打造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高新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和“草原英才”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等人才计划支持,壮大创新创业群体。
深入推进“高新人才特区”建设,重点推动大学生、留学生、企业高管和科技人员创业者等投身创新创业,培育成千上万的创新创业主体。
支持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创业讲堂、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支持各高校科研机构在高新区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将校园“创客”“扶上马、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