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后旗科技工作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18-05-02 09:09 来源:巴彦淖尔市科技局
乌拉特后旗是以工矿企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边境旗,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03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2元。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0家,第二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乌后旗至关重要。近年来,乌后旗紧紧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切实做好平台载体建设。为了加强企业创新能力,鼓励支持企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立平台载体,目前拥有各类创新平台载体14个,其中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5个,院士和博士专家工作站2个,高新技术企业3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自治区众创空间和技术研究院2个。巴彦淖尔紫金公司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攻克了“低品位锌矿中铅银回收工艺”这一难题,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仅此一项年创收2000万元;内蒙古盾安光伏科技公司的自治区级技术研究中心,将多晶硅生产成本由项目建设时的21.7万元降到目前的6.5万元/吨,引领整个行业。
二是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乌后旗积极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所实施高位对接,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2017年全旗企业与各大科研院所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共有17项。东升庙矿业公司与西北矿冶研究院合作研究复杂灾害环境下矿柱回收、乌后紫金与西安有色冶金研究院开展采空区废石填充、飞尚铜业与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有色金属综合回收利用等技术,这些合作对于企业突破瓶颈、发展壮大起到了重大作用。产学研的合作不仅给企业带来效益上的提升,在科技奖励评审中也传来捷报。其中东升庙矿业公司和巴彦淖尔紫金公司分别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盾安光伏科技公司、乌后紫金公司、盛安化工公司和盾安公司齐林喜分别获得巴彦淖尔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突出贡献奖。
三是争取各级的项目支持。科技工作就是做锦上添花的事,在鼓励企业自身创新的同时,积极帮助他们争取上级的支持。三年来市级科技创新项目给予扶持180万元,特别是我们紧盯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不放,2016年、2017年巴彦淖尔紫金公司和盾安光伏科技公司分别获得300万元和1000万元的支持,为企业创新发展、延长产业链条、节本降耗奠定了基础。
四是加强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智能化、便捷化,乌后旗科技局在金朗泰科技示范园区和东升四社科技园区安装了物联网设备,该设备的引进实现了温室大棚自动卷帘、自动风口开合、自动调控温室内各时段的湿度和温度,定时定量灌溉等功能,园区安装物联网后湿度温度自动调控,病虫害自然减少,每亩至少增产5000斤,亩纯收入突破了5万元的好效益,辐射带动了周边30多户农户,农民种菜的积极性更高了;为使科技服务农牧业工作有新进展,乌后旗重新调整并充实了科技特派员队伍,从农、牧、林、水等部门组织选派了20位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骨干担任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科技项目9项,引进推广新品种18个、新技术12项,完善了科技特派员选派聘任考核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服务的社会效果;全面提升“12396”科技服务平台的知晓率,全旗42名科技信息员共上传疑难问题310个并全部解决,带动发展新用户2000人,改变了以往农牧民费时费力到处找专家的局面,切实零距离为农牧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疑难问题。
五是加大科技奖励和投入。科技进步永远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为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乌后旗出台了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创新驱动发展意见,自筹资金34万元,在全旗范围内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政府加大科技奖励的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进来,特别盾安光伏科技公司齐林喜团队,由于勇于创新,分别受到集团总部科技奖励500万元、1000万元,让科技工作者更有了干劲和奔头。同时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2015年本级财政为505万元,2016年为725万元,2017年达到1316万元,科技投入的连年增加,让所有科技工作者们能够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放下包袱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