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 外事办公室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 外事办公室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突围进行时 | “氢”装上阵 捷氢科技突破风电制绿氢关键技术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处 发布日期:2025-06-18 23:55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编者按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下,内蒙古以“起跑就领先”的魄力,按下科技“突围”快进键,锚定稀土、储能、氢能、乳业、空天计量等战略领域,以“非常之举”在重点点位上精准落子,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 与“最大增量”。

这里既有“工业维生素”稀土的“精密蜕变”,也有绿电储能的“绿色革命”,更有空天技术的“高度突破”……每一个点位“突围”都在寻找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为此,我们特开设“突围进行时”专栏,将目光对准这些滚烫的创新现场,记录“卡脖子”技术突破的艰辛,见证新质生产力破茧的喜悦,倾听科研人员勇立潮头的心声,共同书写北疆大地向新质生产力进军的生动篇章。

走进PEM电解水制氢设备研发车间,工程师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调试。这台设备核心是一张薄如蝉翼的膜电极,它能在宽功率波动下高效工作,以适应风电的波动性进行柔性制氢。目前,该技术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未来将为燃料电池重卡提供低成本绿氢,助力内蒙古实现“双碳”目标。

2024年,由内蒙古捷氢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顶尖团队,共同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氢能点位专项“宽功率波动适应性百千瓦级PEM 电解水制氢装备的开发及工程化示范应用项目”,攻克PEM电解水制氢“卡脖子”难题。

为什么“绿氢”如此重要?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氢能成为实现碳中和关键路径。然而,传统电解水制氢技术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匹配风电、光伏波动性。PEM技术虽具有效率高、响应快等优势,却因核心材料依赖贵金属铱、质子交换膜依赖进口而难以大规模推广。

“我们要用自主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让绿氢真正‘用得起’。”项目负责人王昊介绍,团队从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电解槽设计三大方向同步攻关。在实验室,新型低铱合金纳米团簇表现惊艳——铱载量仅为0.3 mg cm-2,却能在2A cm-2超大电流密度下稳定工作3000小时,发展多级釜串联工艺,实现低铱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粒径及形貌可控,实现百克级量产;研究团队通过构筑复合“三明治结构”,开发了具有支博层结构的改性全氟磺酸薄型膜质子传导率突破0.2 S/cm,性能媲美国际顶尖产品;在多孔传输层方面,通过钛毡耦合直通孔,并结合表面镀层工艺,极大地强化了水氧传质过程,在2A cm-2的电压较传统传输层降低了0.08V;最终集成宽功率波动适应性的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备。

首台兆瓦级PEM电解槽即将下线,将与鄂尔多斯市绿动能源发展集团、鄂尔多斯市亿鼎弘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制储加一体站”,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高效消纳,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多渠道利用,为氢能产业链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运用和碳减排进程。

“科技‘突围’没有捷径,只有产学研拧成一股绳。”项目负责人王昊说。目前,团队已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培养氢能领域人才10名。未来,这项技术还将拓展至化工、冶金等领域,为内蒙古打造“氢能走廊”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内蒙古能源转型提供切实可行技术路径,也为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制氢积累宝贵经验。随着氢能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绿氢有望成为连接风电、光伏与工业脱碳重要纽带,推动能源体系向更高效、更低碳方向稳步前进。


附件:

上一篇: 自治区科技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下一篇: 自治区科技厅举办科技金融工作推进会暨科技金融政策宣讲会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科技厅工作

突围进行时 | “氢”装上阵 捷氢科技突破风电制绿氢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5-06-18 23:0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处

编者按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下,内蒙古以“起跑就领先”的魄力,按下科技“突围”快进键,锚定稀土、储能、氢能、乳业、空天计量等战略领域,以“非常之举”在重点点位上精准落子,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 与“最大增量”。

这里既有“工业维生素”稀土的“精密蜕变”,也有绿电储能的“绿色革命”,更有空天技术的“高度突破”……每一个点位“突围”都在寻找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为此,我们特开设“突围进行时”专栏,将目光对准这些滚烫的创新现场,记录“卡脖子”技术突破的艰辛,见证新质生产力破茧的喜悦,倾听科研人员勇立潮头的心声,共同书写北疆大地向新质生产力进军的生动篇章。

走进PEM电解水制氢设备研发车间,工程师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调试。这台设备核心是一张薄如蝉翼的膜电极,它能在宽功率波动下高效工作,以适应风电的波动性进行柔性制氢。目前,该技术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未来将为燃料电池重卡提供低成本绿氢,助力内蒙古实现“双碳”目标。

2024年,由内蒙古捷氢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顶尖团队,共同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氢能点位专项“宽功率波动适应性百千瓦级PEM 电解水制氢装备的开发及工程化示范应用项目”,攻克PEM电解水制氢“卡脖子”难题。

为什么“绿氢”如此重要?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氢能成为实现碳中和关键路径。然而,传统电解水制氢技术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匹配风电、光伏波动性。PEM技术虽具有效率高、响应快等优势,却因核心材料依赖贵金属铱、质子交换膜依赖进口而难以大规模推广。

“我们要用自主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让绿氢真正‘用得起’。”项目负责人王昊介绍,团队从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电解槽设计三大方向同步攻关。在实验室,新型低铱合金纳米团簇表现惊艳——铱载量仅为0.3 mg cm-2,却能在2A cm-2超大电流密度下稳定工作3000小时,发展多级釜串联工艺,实现低铱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粒径及形貌可控,实现百克级量产;研究团队通过构筑复合“三明治结构”,开发了具有支博层结构的改性全氟磺酸薄型膜质子传导率突破0.2 S/cm,性能媲美国际顶尖产品;在多孔传输层方面,通过钛毡耦合直通孔,并结合表面镀层工艺,极大地强化了水氧传质过程,在2A cm-2的电压较传统传输层降低了0.08V;最终集成宽功率波动适应性的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备。

首台兆瓦级PEM电解槽即将下线,将与鄂尔多斯市绿动能源发展集团、鄂尔多斯市亿鼎弘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制储加一体站”,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高效消纳,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多渠道利用,为氢能产业链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运用和碳减排进程。

“科技‘突围’没有捷径,只有产学研拧成一股绳。”项目负责人王昊说。目前,团队已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培养氢能领域人才10名。未来,这项技术还将拓展至化工、冶金等领域,为内蒙古打造“氢能走廊”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内蒙古能源转型提供切实可行技术路径,也为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制氢积累宝贵经验。随着氢能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绿氢有望成为连接风电、光伏与工业脱碳重要纽带,推动能源体系向更高效、更低碳方向稳步前进。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