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 | 看鄂尔多斯实验室“绿色制造”
发布时间:2025-04-30 23:52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创新平台建设处
从一块“煤”到一块“尼龙布”,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在鄂尔多斯实现了创新跨越。
芳烃可以合成生活中常见的尼龙,芳烃制取技术是尼龙产业链的关键技术。走进世界首套万吨级以碳氢化合物为产品的二氧化碳利用工业试验项目现场,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鄂尔多斯实验室研发工艺技术,制成芳烃原料。
“这项技术工艺有效减轻进口石油依赖,显著改变我国进口芳烃份额。”久泰馨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忠保说,通过与清华大学和鄂尔多斯实验室联合实施科技计划项目,补齐煤化工生产芳烃产品短板弱项,未来可形成绝对优势。
跃迁之道,重在创新。作为自治区布局的两家内蒙古实验室之一,鄂尔多斯实验室锚定现代煤化工核心领域,以“研发—转化—应用”全链条融合为路径,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深度耦合,让鄂尔多斯这座因能源而崛起的城市,以创新破解“绿色制造”密码。
创新机制
让智慧“化学”反应持续发生
当下,科技创新已然成为重塑经济结构、引领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力量,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在汇聚顶尖科研人才、催生重大原创成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鄂尔多斯实验室,这里没有传统科研机构的“玻璃门”,以新型研发机构的灵活机制运行,让科研活力充分释放。
“就像精密的齿轮,每个环节都精准咬合。”鄂尔多斯实验室主任魏飞介绍,实验室在组织框架、岗位设置、人员聘任、职称聘用、研究路径、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享有充分自主权,建立健全三十余项工作制度,同时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充足的财政经费保障,让实验室高效运转。
鄂尔多斯实验室跨机构、跨地域联合国内外优势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集聚顶尖科学家、中青年技术人才及高层次管理人才,形成完备研发体系,全面贯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转化应用-生产运营”链条。
2024年3月,鄂尔多斯实验室牵头成立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集群促进会,推动煤化工领域内的科研机构和企业间形成发展合力,加强产业集群内成员之间的联络沟通和统筹协同,深化业务合作、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打造煤化工产业发展创新联合体。同年,代表内蒙古现代煤化工集群与榆林、宁东共同申报的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前不久,鄂尔多斯实验室首次作为课题承担单位参与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重点专项“合成气制备烯烃芳烃的催化剂及批量制备”课题。
“全面提升科研攻关效率和效果,加快先进技术和经验落地推广,为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科技创新事业树立标杆。”魏飞表示,不断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模式,积极承担国家、自治区和地方科技项目,加快科技研发和中试基地建设,完善中试平台功能,推动一批重大示范项目落地转化,为鄂尔多斯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人才培育
点燃科研“薪火”
“鄂尔多斯是一个高速奔跑的城市,一座未来之城,大展身手,这是实验室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扎根这里的理由。”魏飞说道。
魏飞在内蒙古三年多时间里,坚定践行科研初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瞩目成果。他带领团队创制了纳米金属氧化物与分子筛耦合催化剂,打破了加氢和芳构化操作条件不匹配,原料高转化率和产品高选择性难以同时达成的技术瓶颈。与内蒙古久泰集团合作进行全球首套万吨级工业示范,产业化构造可再生能源与二氧化碳高效利用的现代绿色能源产品链,占据国际绿色航空能源竞争制高点,培育万亿高端绿色产品市场,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共赢。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不仅是前沿研究和核心技术的孵化器,更是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平台。鄂尔多斯实验室既筑巢引凤,也育苗培土。
“我们要打造一支科研界的‘梦之队’。”魏飞说道,实验室锚定“双百人”目标,充分应用自治区“1+7+N”科技政策体系人才引育“红利”,吸引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作为“主攻手”,培育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强基础”,不断壮大科学合理、专尖结合的高质量人才队伍,推动形成高端创新人才聚集地。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实验室共组建十个科学家团队,全职引进白丁荣教授、洪明子教授,杨艳辉教授等高端人才。2024年,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我区首个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双一流高校毕业人员占比61%,90后科研人员占比91%。
如今,鄂尔多斯实验室人才梯队老中青结合,经验与创新在这里完美交融,如同接力赛般,人才的故事持续上演,让科研“薪火”代代相传。
成果转化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跨越
今年年初,由鄂尔多斯实验室实施的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百兆瓦时(MWh)级长时高效高温流态化工业热储能示范装置工艺包”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其自主研发的MWh级长时高效高温工业热储能中试装置正式建成并即将投入运行。
魏飞表示,解决高温热能存储对未来新能源发展极为重要,该技术有望弥合可持续能源供给与工业生产稳定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为“双碳”目标下能源战略转型、大规模消纳可再生电力、工业过程脱碳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MWh级长时高效高温工业热储能中试装置集成了先进的电热转化技术、创新型储热材料及高效热能管理系统,能够高效存储并释放由风能和光伏发电转化而来的高品质热能,满足工业生产对高温热能的多样化需求,其核心优势包括热电转化效率高、储能密度大、热能品位高、安全性强、环境友好及成本低廉,在零碳工业蒸汽生产、电厂调峰、区域供暖以及高温工业替代化石能源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显著经济效益,将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高效利用以及工业领域的深度脱碳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CO2加氢制绿色航煤、合成气一步法制芳烃、年产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百MWh级工业热储能、千吨级合成气一步法制备烯烃项目……近年来,鄂尔多斯实验室用一项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为传统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活力,在创新引领“绿色制造”道路上稳步前行。
鄂尔多斯实验室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创建世界级先进煤化工创新平台,紧扣国家重大需求、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能源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重点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绿色低碳、现代煤化工、新能源、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融合现代煤化工全产业链和全过程创新链,充分发挥高校资源和地方重大产业叠加优势,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技术研发,助力内蒙古科技“突围”,打造煤化工和新能源领域战略科技力量。
鄂尔多斯实验室用创新机制汇聚智慧,以人才培育点燃希望,靠成果转化驱动发展。它不仅为鄂尔多斯的能源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书写着资源型城市向绿而行的转型范式,更为自治区创新平台建设提供经验借鉴,让能源脉搏与绿色交响同频共振,为全区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