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创中心以科技助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
发布时间:2025-04-29 23:00 来源:自治区草业技术创新中心
近日,草创中心科技支撑项目——《光伏下沙化土地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在光伏下沙土改良与植被建植技术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沙戈荒区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光伏+生态治理是一种创新的治沙模式,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赢。然而,目前沙区光伏电站不同生态治理措施对对板下植物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不够深入。
针对这一问题,草创中心立项设置了“光伏下沙化土地建植物种筛选与组合优化”“光伏下沙化土壤改良与植被技术研发”“光伏下植被维持与综合利用”三个课题,分别由蒙草集团、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以下简称沙林中心)、内蒙古大学联合承担。
▲光伏板间植物种植模式图
其中,沙林中心团队以乌兰布和沙漠某光伏电站为研究区,对光伏板前、板中和板后两种不同生态治理措施(直接栽植梭梭和铺设草方格沙障后栽植梭梭)下梭梭生长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
▲光伏板间不同生态治理措施对梭梭生物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生态治理措施实施一年后,光伏板间直接栽植的梭梭其冠幅、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铺设沙障后栽植的梭梭。光伏板间不同位置和生态治理措施以及二者交互作用都会对梭梭株高和冠幅产生极显著影响。通过对行道内不同位置(板前、板中和板后)、不同生态治理措施双因素分析发现,不同生态治理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不同位置对土壤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具有显著影响。
▲梭梭生长指标与土壤养分RDA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Plants》上,沙林中心刘雅婧工程师为论文第一作者,李新乐高级工程师为论文通讯作者,张景波正高级工程师参与并指导工作。下一步,该研究可以为乌兰布和沙漠及同类地区光伏电站生态治理措施选择及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