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DeepSeek:我眼中的内蒙古科技创新

来源:自治区科技厅办公室 综合保障中心 发布日期:2025-02-19 23:53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近日

DeepSeek霸屏热搜

热度不减

DeepSeek是由

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研发的

大型语言模型

以其独有的技术穿透力

数据整合力与生态共生力

赢得了广泛赞誉

一场源自中国的

“DeepSeek旋风”

席卷全世界

今天

小编带着好奇

与DeepSeek对话

看看它眼中的

内蒙古科技创新工作

是什么样的

DeepSeek,你回答的非常好!下面,我再补充几点。

2024年,是实现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奋进之年,全区科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办好“两件大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为引领,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全国排名提升4位,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产业创新指标增速均进入全国前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增长率居全国首位。

——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全区财政科技支出86.47亿元,剔除一次性因素同比增长20%。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创历史新高,达到228.1亿元,提升至全国第22位,接近中游水平。

——科技“突围”工程起步成势。选定“4+1”“突围”点位,部署36项重点任务,集聚11位院士、百余家创新主体承担攻关任务,成功研制一批填补行业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线,科技“突围”工程引才聚智、牵引全社会创新的效应初步显现。

——国家科技奖励实现突破。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团队“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路战远团队“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关键技术与应用”等2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现8年来零的突破。

——区域创新集聚效应突显。呼和浩特、包头国家高新区全国排名分别提升9位、7位,包头稀土高新区跻身全国前70强,连续6年实现争先进位。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活跃度、可持续发展指数均列全国第三位。

——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球最大容量构网型储能样机成功运行,全国首台“零碳排放”重型矿用卡车、首套煤矿5G智能控制终端、首条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在内蒙古投入使用,生态风险预警、单原子催化、超高径向弹性气凝胶纤维合成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成果,基础研究项目成果中52%的高水平论文被SCI、EI、ISIP等三大权威检索收录。

——“蒙科聚”聚合聚变成效初显。转化科技成果308项、金额4.36亿元,分别增长12.3倍和36倍,带动全区登记技术合同2412项,成交额82.45亿元,首次突破80亿元大关,同比分别增长8.7%和33.61%。

听你这么讲,2024年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2025年,你们打算如何“大展拳脚”呢?

2025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和自治区两会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为牵引,聚焦破解创新堵点卡点,全面落实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办好两件大事、闯新路进中游提供强大动力与坚实支撑。

2025年工作目标

●保持政府科技投入刚性增长20%以上,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增长;

●落实助企行动要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力争突破5000家;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布局建设能源、制造业、农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重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10家;

●新建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各10家以上,布局科创飞地8家以上;

●发挥好“蒙科聚”总枢纽总平台作用,力争带动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2025年重点工作

◆抓政治建设,把准工作方向

强化自治区党委科技委统筹职能,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健全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自治区党委科技办作用,统筹推动创新政策一致性评估、创新平台体系化布局、创新任务一体化实施,整体推进科技改革、发展与安全协调共进。持续强化科技系统政治机关建设,推动政治理论学习与科技业务融合开展,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培训机制,切实提升科技战线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抓前瞻规划,高位谋划创新

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自治区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科技咨询委、专委会及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内蒙古研究院智库作用,强化决策支持与科学指引。坚持按照“围绕统筹谋创新、聚焦需求布创新、壮大主体抓创新、深化改革促创新、开放合作助创新”的总体思路,以前瞻性思维和系统化理念编制自治区科技创新“十五五”规划。全力做好“内蒙古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战略重点任务研究专项战略咨询研究课题”研究和成果运用。

◆抓“突围”工程,加快取得突破

持续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找准点位,“自下而上”凝练“突围”需求,“自上而下”承接国家项目,用好“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竞争择优等项目组织方式,深化多点“突围”攻坚机制,以“领域突围、点位突破”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对于已布局“4+1”点位,一手抓产出,加快出产品、建产线、成产业;一手抓拓展,加快布局新项目、新任务,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新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技术等3个新点位,完善实施方案,实质性启动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努力取得一批“首”字号、“最”字号标志性成果。

◆抓转化融合,支撑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蒙科聚”2.0版建设,推动构建从科技研发、成果应用、中试转化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供需精准对接,深化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改革,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为创新潜力释放创造更好的“软空间”,打造更加开放、协同、灵活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布局一批重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开展全链条有组织科研,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落实“助企行动”要求,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安排部署一批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科技项目。助力“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支持重大产业招商项目开展研发攻关,推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抓政策落实,构建高效体系

实施“科技政策落地强化年”活动,完善“1+7+N”科技政策体系,为创新主体提供创新规划、人才引育、科技金融和经费改革等全方位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开展科技创新政策一致性评价,形成同向发力的政策体系和良好创新氛围。围绕政策落地“痛点”“堵点”,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建立政策内容直达基层和创新主体的传播机制,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使好的政策真正发挥效力。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强化评价监测和引导奖励,推动旗县科技工作有人管、有事做、有成效。

◆抓平台升级,打造高能载体

实施“平台培育”行动,提升国家级平台“头雁”效应和服务功能,统筹全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出台“白名单”制度,推动科技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关键创新节点集中,加速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平台体系。聚焦科技“突围”点位和重点产业链,体系化布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实证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服务重大攻关任务实施,强化“科技创新—产业应用”的关键支撑作用。持续支持乳创中心、特种车辆、白云鄂博全国重点实验室能力提升,加快争取怀柔实验室内蒙古基地、呼包鄂国家自创区、草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1家国家高新区获批建设。高标准建设好大青山实验室、鄂尔多斯实验室,支持建设鹿城实验室。

◆抓创新生态,营造良好环境

落实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强化政府投入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落实“英才兴蒙”工程,强化人才驱动,扩大科技“突围”工程引才效应,集聚战略科技人才资源。探索建立顶尖人才“一人一策”培养机制,紧密衔接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做好科技领军人才梯次培养。扩大青年科技人才“蓄水池”,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跟踪培养,探索遴选优秀青年人才,给予长周期稳定支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凝聚协同推进科普工作合力,加强统筹协调、规划引导和督促检查,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科学素养。

◆抓区域合作,构建协同网络

落实区域合作深化行动要求,转变角色,加快融入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持续开展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推动落地一批标志性合作项目;立足我区丰富应用场景,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北地区和沿黄省区在能源、资源、算力等方面的科技合作,抓好已签署协议重点事项落实见效,探索跨区域科研成果共享、技术转移协作、人才培养交流等模式;深化“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自治区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的参与度和竞争力。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2025年加油!

在与DeepSeek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2024年内蒙古科技创新取得的新成效以及2025年科技创新工作思路。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时代扑面而来,在这样一个时刻,DeepSeek这个名字也仿佛一个隐喻,提醒和激励着我们,继续“深度求索”,向着创新无人区,科技的星辰大海继续出发!


附件:

上一篇: 探索黄芪冬眠的奥秘!解锁生长调控关键密码

下一篇: 内蒙古:强化政策落地、优化创新生态,支持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科技厅工作

DeepSeek:我眼中的内蒙古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5-02-19 23:32  来源:自治区科技厅办公室 综合保障中心

近日

DeepSeek霸屏热搜

热度不减

DeepSeek是由

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研发的

大型语言模型

以其独有的技术穿透力

数据整合力与生态共生力

赢得了广泛赞誉

一场源自中国的

“DeepSeek旋风”

席卷全世界

今天

小编带着好奇

与DeepSeek对话

看看它眼中的

内蒙古科技创新工作

是什么样的

DeepSeek,你回答的非常好!下面,我再补充几点。

2024年,是实现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奋进之年,全区科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办好“两件大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为引领,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全国排名提升4位,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产业创新指标增速均进入全国前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增长率居全国首位。

——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全区财政科技支出86.47亿元,剔除一次性因素同比增长20%。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创历史新高,达到228.1亿元,提升至全国第22位,接近中游水平。

——科技“突围”工程起步成势。选定“4+1”“突围”点位,部署36项重点任务,集聚11位院士、百余家创新主体承担攻关任务,成功研制一批填补行业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线,科技“突围”工程引才聚智、牵引全社会创新的效应初步显现。

——国家科技奖励实现突破。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团队“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路战远团队“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关键技术与应用”等2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现8年来零的突破。

——区域创新集聚效应突显。呼和浩特、包头国家高新区全国排名分别提升9位、7位,包头稀土高新区跻身全国前70强,连续6年实现争先进位。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活跃度、可持续发展指数均列全国第三位。

——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球最大容量构网型储能样机成功运行,全国首台“零碳排放”重型矿用卡车、首套煤矿5G智能控制终端、首条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在内蒙古投入使用,生态风险预警、单原子催化、超高径向弹性气凝胶纤维合成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成果,基础研究项目成果中52%的高水平论文被SCI、EI、ISIP等三大权威检索收录。

——“蒙科聚”聚合聚变成效初显。转化科技成果308项、金额4.36亿元,分别增长12.3倍和36倍,带动全区登记技术合同2412项,成交额82.45亿元,首次突破80亿元大关,同比分别增长8.7%和33.61%。

听你这么讲,2024年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2025年,你们打算如何“大展拳脚”呢?

2025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和自治区两会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为牵引,聚焦破解创新堵点卡点,全面落实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办好两件大事、闯新路进中游提供强大动力与坚实支撑。

2025年工作目标

●保持政府科技投入刚性增长20%以上,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增长;

●落实助企行动要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力争突破5000家;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布局建设能源、制造业、农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重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10家;

●新建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各10家以上,布局科创飞地8家以上;

●发挥好“蒙科聚”总枢纽总平台作用,力争带动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2025年重点工作

◆抓政治建设,把准工作方向

强化自治区党委科技委统筹职能,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健全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自治区党委科技办作用,统筹推动创新政策一致性评估、创新平台体系化布局、创新任务一体化实施,整体推进科技改革、发展与安全协调共进。持续强化科技系统政治机关建设,推动政治理论学习与科技业务融合开展,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培训机制,切实提升科技战线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抓前瞻规划,高位谋划创新

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自治区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科技咨询委、专委会及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内蒙古研究院智库作用,强化决策支持与科学指引。坚持按照“围绕统筹谋创新、聚焦需求布创新、壮大主体抓创新、深化改革促创新、开放合作助创新”的总体思路,以前瞻性思维和系统化理念编制自治区科技创新“十五五”规划。全力做好“内蒙古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战略重点任务研究专项战略咨询研究课题”研究和成果运用。

◆抓“突围”工程,加快取得突破

持续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找准点位,“自下而上”凝练“突围”需求,“自上而下”承接国家项目,用好“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竞争择优等项目组织方式,深化多点“突围”攻坚机制,以“领域突围、点位突破”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对于已布局“4+1”点位,一手抓产出,加快出产品、建产线、成产业;一手抓拓展,加快布局新项目、新任务,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新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技术等3个新点位,完善实施方案,实质性启动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努力取得一批“首”字号、“最”字号标志性成果。

◆抓转化融合,支撑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蒙科聚”2.0版建设,推动构建从科技研发、成果应用、中试转化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供需精准对接,深化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改革,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为创新潜力释放创造更好的“软空间”,打造更加开放、协同、灵活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布局一批重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开展全链条有组织科研,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落实“助企行动”要求,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安排部署一批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科技项目。助力“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支持重大产业招商项目开展研发攻关,推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抓政策落实,构建高效体系

实施“科技政策落地强化年”活动,完善“1+7+N”科技政策体系,为创新主体提供创新规划、人才引育、科技金融和经费改革等全方位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开展科技创新政策一致性评价,形成同向发力的政策体系和良好创新氛围。围绕政策落地“痛点”“堵点”,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建立政策内容直达基层和创新主体的传播机制,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使好的政策真正发挥效力。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强化评价监测和引导奖励,推动旗县科技工作有人管、有事做、有成效。

◆抓平台升级,打造高能载体

实施“平台培育”行动,提升国家级平台“头雁”效应和服务功能,统筹全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出台“白名单”制度,推动科技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关键创新节点集中,加速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平台体系。聚焦科技“突围”点位和重点产业链,体系化布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实证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服务重大攻关任务实施,强化“科技创新—产业应用”的关键支撑作用。持续支持乳创中心、特种车辆、白云鄂博全国重点实验室能力提升,加快争取怀柔实验室内蒙古基地、呼包鄂国家自创区、草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1家国家高新区获批建设。高标准建设好大青山实验室、鄂尔多斯实验室,支持建设鹿城实验室。

◆抓创新生态,营造良好环境

落实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强化政府投入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落实“英才兴蒙”工程,强化人才驱动,扩大科技“突围”工程引才效应,集聚战略科技人才资源。探索建立顶尖人才“一人一策”培养机制,紧密衔接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做好科技领军人才梯次培养。扩大青年科技人才“蓄水池”,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跟踪培养,探索遴选优秀青年人才,给予长周期稳定支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凝聚协同推进科普工作合力,加强统筹协调、规划引导和督促检查,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科学素养。

◆抓区域合作,构建协同网络

落实区域合作深化行动要求,转变角色,加快融入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持续开展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推动落地一批标志性合作项目;立足我区丰富应用场景,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北地区和沿黄省区在能源、资源、算力等方面的科技合作,抓好已签署协议重点事项落实见效,探索跨区域科研成果共享、技术转移协作、人才培养交流等模式;深化“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自治区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的参与度和竞争力。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2025年加油!

在与DeepSeek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2024年内蒙古科技创新取得的新成效以及2025年科技创新工作思路。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时代扑面而来,在这样一个时刻,DeepSeek这个名字也仿佛一个隐喻,提醒和激励着我们,继续“深度求索”,向着创新无人区,科技的星辰大海继续出发!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