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奏响区校腾飞协奏曲 书写科技合作新篇章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办公室 科技合作处(外国专家局) 综合保障中心 发布日期:2024-03-19 22:33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上海交通大北临火车东站,东望白塔机场,在呼和浩特市的东部创新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及其打造的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悄然坐落。在这里,一条条交通大动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为构筑科创资源汇聚的创新生态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预示着它肩负的不平凡使命。

研究院作为自治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技合作的实体创新平台,自 2020年落户以来,积极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目标,面向应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奋力打造一流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探索合作新机制与新模式,将校地合作触角延伸向全区,为区域产业发展打通“交通”脉络。

共建校企合作平台21个,开展合作项目137项,67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孵化或引进企业112家......砥砺四载,硕果累累,一批批重大成果竞相涌现,一个个合作创新平台相继落地,产学研深度融合与科技赋能产业在这里快速崛起,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

聚焦产业发展强势发力

加快布局落子创新平台

在乌兰察布丰川循环经济开发区丰镇产业园氟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内,科研人员正加紧开发多种PVDF新材料。

“氟聚合物比一般聚合物有多种优势性能、在多个关键核心领域有重要应用。而PVDF是氟聚合物第二大产品,现在已经成为行业内不可取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内蒙古三爱富万豪氟化工有限公司杜丽君博士介绍,2023年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院合作并共建氟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并在研究院支持下正在开发新型PVDF涂层材料,该材料具有涂层不开裂、低温成膜等优异特性,在光伏产品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内蒙古三爱富万豪氟化工生产基地

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金鑫表示,目前团队依托氟材料联合研发中心,针对新型电池体系等领域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提前开发新型含氟聚合物,进行产业布局,在核心原料端保障新产业落地,助力自治区氟化工产品进一步提高工业附加值和行业竞争力。

搭建平台,协同创新。这是研究院深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向全区辐射创新平台,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生动实践。

众木成林,众行致远。截至目前,研究院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等6个盟市政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各类“新型研发机构”“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工程中心”“创新中心”等21家,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技术研究,以创新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效能。

“紧扣内蒙古产业链,将地区资源、产业优势与高校科技、人才优势紧密结合,积极汇聚创新要素,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研究院执行院长董樊丽说,各地区创新平台的推进建设,有效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院将深化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优势

成果落地转化按下“加速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日益广泛,极大提高医疗行业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医生带来更多便利福利。

去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影像医学科柴军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完成首例人工智能手术导航机器人联合CT引导肺结节经皮活检术,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

“常规开展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中需要多次CT扫描,穿刺时间较长并辐射剂量较大。”柴军介绍,他们利用上海交通大学顾力栩教授团队科技成果,实现了在人工智能引导下对肺结节穿刺一针到位,减少了扫描次数及辐射剂量,降低了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医生操作的安全性、准确性、便捷性。

“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肺结节早诊早治中心”揭牌

2023年,顾力栩教授团队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合作,依托“肺结节精准诊疗手术机器人”,建立自治区首个肺结节癌症早诊早诊中心,在华北地区率先开展肺结节暨肺癌的早筛、早诊和微创治疗,带动创新临床技术的层级推广,已成功实施临床试验10余例。标志着我区肺结节进行活检、消融、粒子治疗等经皮微创治疗技术迈入智能化时代。

加速成果落地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

研究院聚焦内蒙古所需,充分发挥自身所能,将先进科技力量与产业需求交织碰撞,通过“科技互动驿站”“伙伴研究组”“咨询顾问”等多元化方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研究院累计与300余家区内企业在产业、科技、人才等方面广泛开展技术交流、创新合作,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79项,实施合作项目137项,实现67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成超高纯氧化铝、稀土氧化锆结构功能材料、风机叶片绿色回收、内蒙古特色谷糠高值化利用等一大批中试产业化项目落地建设,有力促进内蒙古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

厚植丰沃科技创新土壤

激发创新发展无限潜能

作为北京冬奥会后举办的全国冬季项目综合性体育赛事,“十四冬”是历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标准最高的一届。这场宏大冰雪运动盛宴背后,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科技的力量。

奇安信集团“十四冬”网络安全保障远程指挥中心

“网络直播已经成为用户观看体育赛事最重要的渠道,我们为自治区承办的‘十四冬’赛事活动提供网络安全保障,实现了大会赛事网络安全保障零事故。”奇安信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赵晓说。

董樊丽介绍,内蒙古作为国家“东数西算”重要枢纽节点,网络安全关乎国计民生。2022年研究院引进奇安信,双方在网络安全领域共建自治区首个“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并与自治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合作,形成科技创新力量,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近年来,研究院通过加强上海交大呼和浩特科创中心的“总部经济+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新材料产业园的“中试生产基地”、相关盟市政府和企业的上海“科创飞地”三个载体建设,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助力企业孵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数据最有说服力,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在这里孵化成长、发展蜕变。目前,研究院在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累计孵化及引入企业52家,涵盖网络安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慧农牧等领域,据统计,2023年引入和孵化企业产值近3亿元。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新材料产业园中试生产的7个项目产值超过7000万元,累计孵化引入企业60家。在上海交大主校区周边,一批来自内蒙古的科创飞地正在加速布局,研究院引入鄂尔多斯电冶集团、内蒙古三爱富公司等4家企业建立了上海研发中心,与赤峰市科技局合作设立了上海人才飞地办公室。

研究院以实践证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未来研究院将继续肩负使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优势创新资源向内蒙古集聚,助力科技“突围”工程,深度融入“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奏响校地腾飞协奏曲,书写科技合作新篇章,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

上一篇: 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举办2024年全区第一期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员培训班

下一篇: 我区196名技术合同登记员持证上岗!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科技厅工作

奏响区校腾飞协奏曲 书写科技合作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3-19 22:22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办公室 科技合作处(外国专家局) 综合保障中心

上海交通大北临火车东站,东望白塔机场,在呼和浩特市的东部创新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及其打造的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悄然坐落。在这里,一条条交通大动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为构筑科创资源汇聚的创新生态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预示着它肩负的不平凡使命。

研究院作为自治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技合作的实体创新平台,自 2020年落户以来,积极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目标,面向应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奋力打造一流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探索合作新机制与新模式,将校地合作触角延伸向全区,为区域产业发展打通“交通”脉络。

共建校企合作平台21个,开展合作项目137项,67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孵化或引进企业112家......砥砺四载,硕果累累,一批批重大成果竞相涌现,一个个合作创新平台相继落地,产学研深度融合与科技赋能产业在这里快速崛起,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

聚焦产业发展强势发力

加快布局落子创新平台

在乌兰察布丰川循环经济开发区丰镇产业园氟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内,科研人员正加紧开发多种PVDF新材料。

“氟聚合物比一般聚合物有多种优势性能、在多个关键核心领域有重要应用。而PVDF是氟聚合物第二大产品,现在已经成为行业内不可取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内蒙古三爱富万豪氟化工有限公司杜丽君博士介绍,2023年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院合作并共建氟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并在研究院支持下正在开发新型PVDF涂层材料,该材料具有涂层不开裂、低温成膜等优异特性,在光伏产品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内蒙古三爱富万豪氟化工生产基地

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金鑫表示,目前团队依托氟材料联合研发中心,针对新型电池体系等领域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提前开发新型含氟聚合物,进行产业布局,在核心原料端保障新产业落地,助力自治区氟化工产品进一步提高工业附加值和行业竞争力。

搭建平台,协同创新。这是研究院深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向全区辐射创新平台,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生动实践。

众木成林,众行致远。截至目前,研究院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等6个盟市政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各类“新型研发机构”“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工程中心”“创新中心”等21家,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技术研究,以创新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效能。

“紧扣内蒙古产业链,将地区资源、产业优势与高校科技、人才优势紧密结合,积极汇聚创新要素,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研究院执行院长董樊丽说,各地区创新平台的推进建设,有效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院将深化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优势

成果落地转化按下“加速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日益广泛,极大提高医疗行业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医生带来更多便利福利。

去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影像医学科柴军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完成首例人工智能手术导航机器人联合CT引导肺结节经皮活检术,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

“常规开展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中需要多次CT扫描,穿刺时间较长并辐射剂量较大。”柴军介绍,他们利用上海交通大学顾力栩教授团队科技成果,实现了在人工智能引导下对肺结节穿刺一针到位,减少了扫描次数及辐射剂量,降低了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医生操作的安全性、准确性、便捷性。

“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肺结节早诊早治中心”揭牌

2023年,顾力栩教授团队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合作,依托“肺结节精准诊疗手术机器人”,建立自治区首个肺结节癌症早诊早诊中心,在华北地区率先开展肺结节暨肺癌的早筛、早诊和微创治疗,带动创新临床技术的层级推广,已成功实施临床试验10余例。标志着我区肺结节进行活检、消融、粒子治疗等经皮微创治疗技术迈入智能化时代。

加速成果落地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

研究院聚焦内蒙古所需,充分发挥自身所能,将先进科技力量与产业需求交织碰撞,通过“科技互动驿站”“伙伴研究组”“咨询顾问”等多元化方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研究院累计与300余家区内企业在产业、科技、人才等方面广泛开展技术交流、创新合作,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79项,实施合作项目137项,实现67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成超高纯氧化铝、稀土氧化锆结构功能材料、风机叶片绿色回收、内蒙古特色谷糠高值化利用等一大批中试产业化项目落地建设,有力促进内蒙古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

厚植丰沃科技创新土壤

激发创新发展无限潜能

作为北京冬奥会后举办的全国冬季项目综合性体育赛事,“十四冬”是历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标准最高的一届。这场宏大冰雪运动盛宴背后,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科技的力量。

奇安信集团“十四冬”网络安全保障远程指挥中心

“网络直播已经成为用户观看体育赛事最重要的渠道,我们为自治区承办的‘十四冬’赛事活动提供网络安全保障,实现了大会赛事网络安全保障零事故。”奇安信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赵晓说。

董樊丽介绍,内蒙古作为国家“东数西算”重要枢纽节点,网络安全关乎国计民生。2022年研究院引进奇安信,双方在网络安全领域共建自治区首个“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并与自治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合作,形成科技创新力量,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近年来,研究院通过加强上海交大呼和浩特科创中心的“总部经济+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新材料产业园的“中试生产基地”、相关盟市政府和企业的上海“科创飞地”三个载体建设,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助力企业孵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数据最有说服力,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在这里孵化成长、发展蜕变。目前,研究院在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累计孵化及引入企业52家,涵盖网络安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慧农牧等领域,据统计,2023年引入和孵化企业产值近3亿元。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新材料产业园中试生产的7个项目产值超过7000万元,累计孵化引入企业60家。在上海交大主校区周边,一批来自内蒙古的科创飞地正在加速布局,研究院引入鄂尔多斯电冶集团、内蒙古三爱富公司等4家企业建立了上海研发中心,与赤峰市科技局合作设立了上海人才飞地办公室。

研究院以实践证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未来研究院将继续肩负使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优势创新资源向内蒙古集聚,助力科技“突围”工程,深度融入“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奏响校地腾飞协奏曲,书写科技合作新篇章,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