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中国农科院创制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种质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发布日期:2023-11-02 22:42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享有“牧草之王”美誉的紫花苜蓿是世界最重要的豆科饲草。草害是制约苜蓿高产稳产的关键要素之一,田间杂草与苜蓿争夺水、肥、光和空间,且易滋生病虫害,甚至导致苜蓿建植失败。化学除草是农业首选除草方式,草甘膦是世界第一大除草剂,但它属于灭生性除草剂,对植物的伤害无选择性,防治杂草的同时对苜蓿产生药害。因此,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创制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苜蓿新品种是当前解决杂草防治难题的有效途径。

近日,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林浩团队在《aBIOTECH》期刊(生物技术通报)共同发表了题为“Co-expression of GR79 EPSPS and GAT generates high glyphosate-resistant alfalfa with low glyphosate residues”的研究论文,瞄准苜蓿产业需求,首次创制了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种质。

该研究实现基因、技术和产品有效融合,为苜蓿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优异种源材料。该苜蓿材料可耐受10倍于生产用草甘膦的浓度,并且喷施草甘膦30天后,草甘膦残留量降低90.2%-99.2%,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简化苜蓿田间耕作管理方式、提高苜蓿机械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成本,对苜蓿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也为培育高抗草甘膦低残留紫花苜蓿新品种提供优异种质资源,同时为开展抗除草剂牧草种质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副秘书长刘亚玲介绍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是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国家级学术机构,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核心共建单位。今后双方拟在中间试验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等生物安全评价工作,推进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种质材料的产业化应用,这对从事牧草育种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具有一定的帮助。

论文链接 :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2994-023-00119-3 


附件:

上一篇: “蒙科聚”成果转化 | 这项光伏新材料通过“蒙科聚”成功在区外转化

下一篇: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陆上机组在我区下线 团队正“揭榜挂帅”攻关高海拔低温型陆上大型机组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科技厅工作

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中国农科院创制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种质

发布时间:2023-11-02 22:35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享有“牧草之王”美誉的紫花苜蓿是世界最重要的豆科饲草。草害是制约苜蓿高产稳产的关键要素之一,田间杂草与苜蓿争夺水、肥、光和空间,且易滋生病虫害,甚至导致苜蓿建植失败。化学除草是农业首选除草方式,草甘膦是世界第一大除草剂,但它属于灭生性除草剂,对植物的伤害无选择性,防治杂草的同时对苜蓿产生药害。因此,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创制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苜蓿新品种是当前解决杂草防治难题的有效途径。

近日,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林浩团队在《aBIOTECH》期刊(生物技术通报)共同发表了题为“Co-expression of GR79 EPSPS and GAT generates high glyphosate-resistant alfalfa with low glyphosate residues”的研究论文,瞄准苜蓿产业需求,首次创制了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种质。

该研究实现基因、技术和产品有效融合,为苜蓿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优异种源材料。该苜蓿材料可耐受10倍于生产用草甘膦的浓度,并且喷施草甘膦30天后,草甘膦残留量降低90.2%-99.2%,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简化苜蓿田间耕作管理方式、提高苜蓿机械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成本,对苜蓿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也为培育高抗草甘膦低残留紫花苜蓿新品种提供优异种质资源,同时为开展抗除草剂牧草种质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副秘书长刘亚玲介绍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是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国家级学术机构,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核心共建单位。今后双方拟在中间试验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等生物安全评价工作,推进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种质材料的产业化应用,这对从事牧草育种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具有一定的帮助。

论文链接 :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2994-023-00119-3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