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科特派 | 内蒙古特派团:用科技守护“黑土粮仓”
发布时间:2023-08-23 23:1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农村科技处
仓廪实,天下安。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内蒙古黑土区是东北黑土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的36个旗县(市、区),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内蒙古黑土区面临“量减质退”的窘境,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我国北方生态安全。
● 扎兰屯市的县级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
● 保护性耕作玉米长势良好
2022年8月,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组建了4支黑土地科技特派团(内蒙古团、辽宁团、吉林团、黑龙江团),加快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落地,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其中,内蒙古黑土地科技特派团紧紧围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生产问题,系统开展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地力培育和产能提升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与成果示范推广工作,有效推进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工作。
针对内蒙古干旱多风、土壤风蚀沙化等复杂的生产生态问题,内蒙古黑土地科技特派团主要成员20多年持续开展耕地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在破解保护性耕作防治农田风蚀、地力定向培育和作物增产增效三大难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与产能提升关键技术”获2023年内蒙古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专家组调研兴安盟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情况
特派团撰写了《内蒙古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手册》和《玉米秸秆覆盖轮作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等21项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主推技术,《东北黑土地油菜小麦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入选自治区主推技术17项,《大兴安岭沿麓不同等级耕地差异化保护与利用技术》等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和模式7项。组织编印了《东北黑土区大豆玉米轮作秸秆还田增碳培肥技术》等9项技术规程20余万份,并分发到内蒙古东部四盟市21个旗县40余个基地;开展了7次技术培训会,累计培训3100余人次;组织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6项,依托6个长期观测站,在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阿荣旗,兴安盟扎赉特旗等地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示范样板。
一系列新技术、新标准和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有效地推进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