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科研团队发现西北农村地区的垃圾堆放点会增加居民健康风险
发布时间:2023-03-22 10:05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基础研究处
在我国农村,每年垃圾产生量高达1.5亿吨。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垃圾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垃圾堆放过程中,如不及时清理易造成腐烂滋生多种致病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近日,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刘建国教授科研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环境污染》发表了最新成果,团队发现西北农村地区的垃圾堆放区域对周围居民身体健康具有潜在的风险。
图:中国西北农村垃圾堆放区域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及对周围居民健康的潜在风险
“科研团队通过对我国西北农村地区的垃圾堆放区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各地区垃圾处理通常采取集中、分散、集体及移动等不同的措施。由于农村地区垃圾收集和处置的基础设施不足,垃圾往往处理不当,致病菌容易滋生,增加附近居民患上胃肠道和呼吸道等疾病的风险 。”刘建国介绍,团队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到垃圾堆放区域周围环境空气的生物气溶胶中含有代尔夫特菌、红球菌、曲霉菌等多种潜在致病菌,附近居民与儿童通过接触或吸入生物气溶胶,患病风险明显增高。
据了解,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村镇综合节水降耗技术示范”项目支持,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加强居民对垃圾场污染特征的认识,增强专业防护意识,制定精准的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农村地区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存在的潜在致病菌扩散风险的有效防护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3.12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