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长辈版 微信 微信 无障碍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 暖心专区暖心专区
  • 微信政务微信
  • 登录/注册
  •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无障碍浏览
  • 退出长辈版
内蒙古
  •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新闻再观察-科技特派员:送“智”下乡 科技兴农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23-03-03 09:38 
字体:[ 大 | 中 | 小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

欢迎收看《新闻再观察》。发展现代农牧业,要靠科技兴农。一块地,怎么种?养殖业,怎么养?都得讲方法讲技术。最懂这些技术方法的人就是活跃在各地田间大棚养殖场的科技特派员,他们是农牧民眼中的“田专家、土秀才”,是乡亲们心里的“致富能手”。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关注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的科技特派员们。

就像这种花怎么留?怎么疏去最好?这个果已经能看出来了,已经授粉了。

在呼和浩特市塔利园区的草莓园里,程永强正忙着查看草莓的生长情况,他告诉记者这两天气温逐步回升,草莓可能出现徒长情况,再加上春季是病虫害高发期,管理上一点儿都不能松懈。别看现在程永强说起草莓的种植头头是道,满棚的草莓更是红彤彤长势喜人,可是刚开始,这些草莓可把他难坏了。

程永强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因为一开始自己对技术不太了解,从种苗的选用包括草莓种植的种苗质量的好坏,到自己本身缺乏管理技术,其实就是个门外汉。(苗)栽进去以后就死得不行,可以说整棚80%的苗基本上快死光了。连续两年都是这样的情况。

看着两年的辛苦几乎白费,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劝他及时止损,可他硬是要坚持下去。每天天不亮就到大棚忙活,晚上看书学习种植技术,抽空还要去各地找专家取经,终于在第三年他种的草莓在产量和口感上就有了明显的提升。

程永强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慢慢感觉自己的整套体系形成了。后来(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他们过来实地考察,包括我种植草莓的品相、口感、产量各方面。我做特派员的条件应该是够的,所以2014年就把我选上了,责任和担子确实比以前重了。

从门外汉到特派员,程永强凭的是对草莓种植技术的熟练掌握,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草莓容易受叶螨病虫危害,怎样防虫害的同时,降低农药使用量,是草莓种植户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程永强又开始研究绿色防控技术,在呼和浩特市第一个引进加州新小绥螨在草莓上试验。

程永强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以螨治螨,以虫治虫这种理念,农残指标大大降低,包括农业农村部过来做的67项农残检测基本上我们每一项指标都达到了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也带动了咱们当地的农业种植户把这些农产品安全问题解决好。

今年是程永强研究草莓的第十二个年头,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的塔利园区草莓种植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高端草莓采摘的热点地区,程永强也成为了园区里不可缺少的“草莓医生”。

程永强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管理这方面他们就经常过来咨询或者我去他们现场进行指导,这也是科技特派员的一个使命、一个责任,把他们的技术争取都提高,把品质提起来。

干活的呢?来了师傅。来了,什么情况?这个叶子上有点儿(病虫害)。上次咱们不是打了一个红蜘蛛,是没治住还是有别的了?不行,我弄不懂呀!一弄不懂就叫你了。

对于种植户徐德志来说,科技特派员程永强就是为草莓把脉问诊的良医,日常出现的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上门指导解惑。

徐德志 呼和浩特市塔利园区草莓种植户

如果没有技术员儿在的话,我的草莓肯定种的什么也不是,因为我对(种草莓)一窍不通,他们隔一段时间就会过来看一看,告诉我说小徐这个东西该怎么处理,该怎么收拾了,这个特别好弄的。

如今,像程永强这样技术服务型的科技特派员已经覆盖了呼和浩特95%以上的较大规模农业园区和基地,他们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为农户“武装头脑”,让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看家本领”。

在呼和浩特,还有一部分特派员和程永强不一样,他们提供的可不仅是技术。

你看看这牛多舒服,它趴在那儿,晒着太阳暖洋洋的。有些时候你还可以看到它伸懒腰的一个状态。如果出现不趴窝的话,牧场里一定就要找它的原因。是牛身体不舒服?还是说运动场不舒服?

说起养牛,李乾坤总是滔滔不绝,这个行当他干了二十多年。2017年李乾坤和人合伙投资2亿元,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建设了这个养殖规模11000头的标准化智慧肉牛养殖场。几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养殖技术,经营管理、还是市场销路,李乾坤都掌握到了一套理论和方法。凭借着这些,2022年李乾坤被聘为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而这又给了他提升的空间。

李乾坤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因为咱们平台会定期组织一些专家、一些行业内的知名的学者,或者是非常成功的企业经验的分享,我个人的技能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有很多行业内的信息,包括新型的技术,都能及时地得到吸收和利用。

掌握了更多的技术与理念,李乾坤戏称自己是“土秀才”,他要把这些学到的教给大家。从肉牛品种的选育、到每天的喂养、营养的调配、甚至到休息睡觉,事无巨细,他都要过问。他说,一问一答中,这些经验和知识就传授了下去。

这小苏打现在是怎么投喂的?每天都要喂。现在按照多大量投喂的?一头牛一天20克。吃完之后,现在整体看情况怎么样?最近反刍情况不太好。那就根据趴窝的情况整体调整。

孟根敖其尔是兴安盟的牧民,家里也在养牛,但是好几年下来,效益却不怎么明显。他听说呼和浩特有个养牛专家,于是半年前专程来到这里找到李乾坤。孟根敖其尔准备在李乾坤的牛场工作一段时间,学的不仅是养牛技术,更重要的还先进的有创业理念和经营模式。

李乾坤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这几年和养殖户接触下来之后,确实发现有很多人有意愿去改变,但确实没有能力。我们科技特派员能定期地去给这些养殖户和合作方服务之后,确实能给他们解决当下的一些问题。所以我觉得做这个事情,也特别高兴,愿意去做。

在李乾坤看来,要想真正提高农牧民的技术能力,不能仅仅靠单方面的输出,他们也是整个产业链条中利益联结的一员,应该发挥“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农户”创业模式,围绕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将科技服务环节从产前、产中延伸至产后,实现产销对接、全链条服务。今年,李乾坤的养牛场正在做奶牛产业链补链项目,就是把奶牛场出生后淘汰的小公牛买来饲养,发展和壮大区域奶公牛市场,填补市场空白的同时,实现带动当地百姓增收的目标。

李乾坤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我来养殖0到6月龄的小犊牛,因为这个阶段相对来说养殖技术难点比较多,养殖的成活率比较低。6个月之后的犊牛,我们准备放给养殖户去养,在养殖户家里养10到12个月。假如说在自己家里面有很小一块地,可以养十头牛的话,他每天的保底收益是50元,这样一个月大概是有1500到200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大概有两三万左右的收入。

科技特派员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选派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也有来自田间地头的乡土人才,通过“一年一聘”的方式进行考核。

目前,自治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选派了4200多名的科技特派员,科技厅备案了两批共74家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覆盖了12个盟市,累计推广新技术1000余项,创办企业400多家,成立专业合作社700多个,直接服务农牧民32万户、带动25万户农牧民增收,辐射带动农牧民156.3万人。

于潍 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

原来的小范围、小规模的单项输入,正在向科技创新创业典型带动的双向互动模式转化。原来的单兵作战,单一的服务形式正在向组团作战,全方位的服务模式转变,这一改变就形成了学科对接产业,产业又带动创新,创新又反哺推动产业的良性机制。

除了让程永强、李乾坤这样的科技能人在基层进行技术服务外,呼和浩特市科技局还充分挖掘驻呼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资源,建立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组建了团队协同攻关产业难题。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都建立了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

席先梅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成立了法人科特派以后,根据我们所从事的专业分成了几个团队,以前更多的是个人服务,现在是团队服务。

席先梅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种植保护研究所植物病理研究室主任,采访当天,席先梅和她的团队成员来到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太平庄村,最近,大棚里种植的西红柿长势不好,需要技术指导。

许利敏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实际上,它危害不光是危害叶子、叶秆,更多的也危害果实,所以我们在防治的时候,沾花药里面放上防治灰霉病的药,沾的时候就相当于一个授粉。

白全江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肥的利用率,施到地里,基本像农家肥,我们当年用也就30%左右,剩下我们就改良土壤吸收率,所以用农家肥记住不要怕花钱,我们种蔬菜是高投入高回报的一个产业。

团队整合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科技特派员以及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开展以技术研发和推广、成果应用与示范、除了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外,他们还有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选择和培养出农牧民家门口的土专家,郭秀军就是席先梅团队选中的重点培养对象。

郭秀军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对我们帮助是一部分,但更主要的是通过我们去引领下面的农户去发展,我们只不过是在中间起带领作用、引领作用。

席先梅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指导完他们之后,他们在本地区会起到一个典型的带动作用,至少能保证这个地区一些设施产业顺利可持续发展。

呼和浩特市还建立了绩效奖补机制,经常举办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创业大赛,让地区相互取经,增强科技特派员的业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李孔燕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我们积极为科技特派员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科技经费的支持,包括呼和浩特市本级的激励制度,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还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科技特派员的职业荣誉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从技术型特派员到创业型特派员,再到法人团队特派员,呼和浩特市的特派员机制只是内蒙古提升科技特派员组织化程度,拓展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2022年,科技厅联合自治区农牧厅、乡村振兴局共同印发了《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在制度上完善了推行科技特派员服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支撑作用。强调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引导中央驻自治区和自治区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专家队伍,围绕产业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强化自治区农牧业科技专家下基层服务。

于潍 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

从制度保障上,我们要求盟市,尤其要求旗县拿出专项资金来补贴一线的这些科技特派队员们。科技支持乡村振兴,其实就是两方面,一个就是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解决一些问题;另外我们就是人才培养,人才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而我们乡土人才的培养,支撑并且给予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发展,让他们更进一步地提升。

主持人

活跃在全区各地的这些特派员们,不仅是“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更是创新创业的领头羊。如今,围绕着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科技特派员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可以作为。创新、灵活的激励机制,也在激发着科技特派员的服务热情和创新创业活力,引导他们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把创新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附件:

上一篇: 创新平台建设再加码!我区首批20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通过优化重组

下一篇: 以废治废 重大专项为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新模式

中国政府网
科学技术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各省科技厅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各盟市科技网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兴安盟 通辽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乌兰察布市 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 呼伦贝尔市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7

蒙ICP备2021001220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233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 

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浏览
  • 组织机构
  • 科技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工作动态 > 科技厅工作
科技厅工作

新闻再观察-科技特派员:送“智”下乡 科技兴农

发布时间:2023-03-03 09:45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

欢迎收看《新闻再观察》。发展现代农牧业,要靠科技兴农。一块地,怎么种?养殖业,怎么养?都得讲方法讲技术。最懂这些技术方法的人就是活跃在各地田间大棚养殖场的科技特派员,他们是农牧民眼中的“田专家、土秀才”,是乡亲们心里的“致富能手”。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关注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的科技特派员们。

就像这种花怎么留?怎么疏去最好?这个果已经能看出来了,已经授粉了。

在呼和浩特市塔利园区的草莓园里,程永强正忙着查看草莓的生长情况,他告诉记者这两天气温逐步回升,草莓可能出现徒长情况,再加上春季是病虫害高发期,管理上一点儿都不能松懈。别看现在程永强说起草莓的种植头头是道,满棚的草莓更是红彤彤长势喜人,可是刚开始,这些草莓可把他难坏了。

程永强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因为一开始自己对技术不太了解,从种苗的选用包括草莓种植的种苗质量的好坏,到自己本身缺乏管理技术,其实就是个门外汉。(苗)栽进去以后就死得不行,可以说整棚80%的苗基本上快死光了。连续两年都是这样的情况。

看着两年的辛苦几乎白费,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劝他及时止损,可他硬是要坚持下去。每天天不亮就到大棚忙活,晚上看书学习种植技术,抽空还要去各地找专家取经,终于在第三年他种的草莓在产量和口感上就有了明显的提升。

程永强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慢慢感觉自己的整套体系形成了。后来(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他们过来实地考察,包括我种植草莓的品相、口感、产量各方面。我做特派员的条件应该是够的,所以2014年就把我选上了,责任和担子确实比以前重了。

从门外汉到特派员,程永强凭的是对草莓种植技术的熟练掌握,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草莓容易受叶螨病虫危害,怎样防虫害的同时,降低农药使用量,是草莓种植户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程永强又开始研究绿色防控技术,在呼和浩特市第一个引进加州新小绥螨在草莓上试验。

程永强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以螨治螨,以虫治虫这种理念,农残指标大大降低,包括农业农村部过来做的67项农残检测基本上我们每一项指标都达到了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也带动了咱们当地的农业种植户把这些农产品安全问题解决好。

今年是程永强研究草莓的第十二个年头,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的塔利园区草莓种植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高端草莓采摘的热点地区,程永强也成为了园区里不可缺少的“草莓医生”。

程永强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管理这方面他们就经常过来咨询或者我去他们现场进行指导,这也是科技特派员的一个使命、一个责任,把他们的技术争取都提高,把品质提起来。

干活的呢?来了师傅。来了,什么情况?这个叶子上有点儿(病虫害)。上次咱们不是打了一个红蜘蛛,是没治住还是有别的了?不行,我弄不懂呀!一弄不懂就叫你了。

对于种植户徐德志来说,科技特派员程永强就是为草莓把脉问诊的良医,日常出现的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上门指导解惑。

徐德志 呼和浩特市塔利园区草莓种植户

如果没有技术员儿在的话,我的草莓肯定种的什么也不是,因为我对(种草莓)一窍不通,他们隔一段时间就会过来看一看,告诉我说小徐这个东西该怎么处理,该怎么收拾了,这个特别好弄的。

如今,像程永强这样技术服务型的科技特派员已经覆盖了呼和浩特95%以上的较大规模农业园区和基地,他们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为农户“武装头脑”,让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看家本领”。

在呼和浩特,还有一部分特派员和程永强不一样,他们提供的可不仅是技术。

你看看这牛多舒服,它趴在那儿,晒着太阳暖洋洋的。有些时候你还可以看到它伸懒腰的一个状态。如果出现不趴窝的话,牧场里一定就要找它的原因。是牛身体不舒服?还是说运动场不舒服?

说起养牛,李乾坤总是滔滔不绝,这个行当他干了二十多年。2017年李乾坤和人合伙投资2亿元,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建设了这个养殖规模11000头的标准化智慧肉牛养殖场。几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养殖技术,经营管理、还是市场销路,李乾坤都掌握到了一套理论和方法。凭借着这些,2022年李乾坤被聘为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而这又给了他提升的空间。

李乾坤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因为咱们平台会定期组织一些专家、一些行业内的知名的学者,或者是非常成功的企业经验的分享,我个人的技能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有很多行业内的信息,包括新型的技术,都能及时地得到吸收和利用。

掌握了更多的技术与理念,李乾坤戏称自己是“土秀才”,他要把这些学到的教给大家。从肉牛品种的选育、到每天的喂养、营养的调配、甚至到休息睡觉,事无巨细,他都要过问。他说,一问一答中,这些经验和知识就传授了下去。

这小苏打现在是怎么投喂的?每天都要喂。现在按照多大量投喂的?一头牛一天20克。吃完之后,现在整体看情况怎么样?最近反刍情况不太好。那就根据趴窝的情况整体调整。

孟根敖其尔是兴安盟的牧民,家里也在养牛,但是好几年下来,效益却不怎么明显。他听说呼和浩特有个养牛专家,于是半年前专程来到这里找到李乾坤。孟根敖其尔准备在李乾坤的牛场工作一段时间,学的不仅是养牛技术,更重要的还先进的有创业理念和经营模式。

李乾坤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这几年和养殖户接触下来之后,确实发现有很多人有意愿去改变,但确实没有能力。我们科技特派员能定期地去给这些养殖户和合作方服务之后,确实能给他们解决当下的一些问题。所以我觉得做这个事情,也特别高兴,愿意去做。

在李乾坤看来,要想真正提高农牧民的技术能力,不能仅仅靠单方面的输出,他们也是整个产业链条中利益联结的一员,应该发挥“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农户”创业模式,围绕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将科技服务环节从产前、产中延伸至产后,实现产销对接、全链条服务。今年,李乾坤的养牛场正在做奶牛产业链补链项目,就是把奶牛场出生后淘汰的小公牛买来饲养,发展和壮大区域奶公牛市场,填补市场空白的同时,实现带动当地百姓增收的目标。

李乾坤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我来养殖0到6月龄的小犊牛,因为这个阶段相对来说养殖技术难点比较多,养殖的成活率比较低。6个月之后的犊牛,我们准备放给养殖户去养,在养殖户家里养10到12个月。假如说在自己家里面有很小一块地,可以养十头牛的话,他每天的保底收益是50元,这样一个月大概是有1500到200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大概有两三万左右的收入。

科技特派员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选派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也有来自田间地头的乡土人才,通过“一年一聘”的方式进行考核。

目前,自治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选派了4200多名的科技特派员,科技厅备案了两批共74家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覆盖了12个盟市,累计推广新技术1000余项,创办企业400多家,成立专业合作社700多个,直接服务农牧民32万户、带动25万户农牧民增收,辐射带动农牧民156.3万人。

于潍 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

原来的小范围、小规模的单项输入,正在向科技创新创业典型带动的双向互动模式转化。原来的单兵作战,单一的服务形式正在向组团作战,全方位的服务模式转变,这一改变就形成了学科对接产业,产业又带动创新,创新又反哺推动产业的良性机制。

除了让程永强、李乾坤这样的科技能人在基层进行技术服务外,呼和浩特市科技局还充分挖掘驻呼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资源,建立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组建了团队协同攻关产业难题。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都建立了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

席先梅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成立了法人科特派以后,根据我们所从事的专业分成了几个团队,以前更多的是个人服务,现在是团队服务。

席先梅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种植保护研究所植物病理研究室主任,采访当天,席先梅和她的团队成员来到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太平庄村,最近,大棚里种植的西红柿长势不好,需要技术指导。

许利敏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实际上,它危害不光是危害叶子、叶秆,更多的也危害果实,所以我们在防治的时候,沾花药里面放上防治灰霉病的药,沾的时候就相当于一个授粉。

白全江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肥的利用率,施到地里,基本像农家肥,我们当年用也就30%左右,剩下我们就改良土壤吸收率,所以用农家肥记住不要怕花钱,我们种蔬菜是高投入高回报的一个产业。

团队整合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科技特派员以及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开展以技术研发和推广、成果应用与示范、除了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外,他们还有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选择和培养出农牧民家门口的土专家,郭秀军就是席先梅团队选中的重点培养对象。

郭秀军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对我们帮助是一部分,但更主要的是通过我们去引领下面的农户去发展,我们只不过是在中间起带领作用、引领作用。

席先梅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

指导完他们之后,他们在本地区会起到一个典型的带动作用,至少能保证这个地区一些设施产业顺利可持续发展。

呼和浩特市还建立了绩效奖补机制,经常举办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创业大赛,让地区相互取经,增强科技特派员的业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李孔燕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我们积极为科技特派员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科技经费的支持,包括呼和浩特市本级的激励制度,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还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科技特派员的职业荣誉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从技术型特派员到创业型特派员,再到法人团队特派员,呼和浩特市的特派员机制只是内蒙古提升科技特派员组织化程度,拓展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2022年,科技厅联合自治区农牧厅、乡村振兴局共同印发了《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在制度上完善了推行科技特派员服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支撑作用。强调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引导中央驻自治区和自治区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专家队伍,围绕产业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强化自治区农牧业科技专家下基层服务。

于潍 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

从制度保障上,我们要求盟市,尤其要求旗县拿出专项资金来补贴一线的这些科技特派队员们。科技支持乡村振兴,其实就是两方面,一个就是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解决一些问题;另外我们就是人才培养,人才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而我们乡土人才的培养,支撑并且给予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发展,让他们更进一步地提升。

主持人

活跃在全区各地的这些特派员们,不仅是“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更是创新创业的领头羊。如今,围绕着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科技特派员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可以作为。创新、灵活的激励机制,也在激发着科技特派员的服务热情和创新创业活力,引导他们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把创新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附件: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蒙ICP备19004535号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5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蒙B2-200900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南路78号

电话:0471-6328766/6328706 传真:0471-6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