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环境康养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兴安盟
发布时间:2021-05-12 08:15 来源:内蒙古科学技术厅科技合作处 (外国专家局)
近日,水资源环境康养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兴安盟落户成立。
该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由中国科学院莫宣学院士牵头带领其团队,在水产业发展规划、水源地可利用水量的探明、水资源安全性和品质评价,水资源保护利用措施制定,温泉和矿泉水产业基础研究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
兴安盟是自治区第二大蓄水量的盟市,也是全国优质矿泉主要分布地,水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如何实现兴安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平衡产业结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兴安盟产业发展实际,设立了水净化与安全技术专业,培养水产业方面的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学院具有水质检测平台1个,建筑面积1000平米,可测定水质指标40个项目。2020年,“中国矿泉水资源利用协同创新平台”在该学院落地挂牌。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后,将利用人才资源,就兴安盟水产业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长远发展规划,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同时开展温泉和矿泉水产业基础研究,探明全盟水源地可利用水的储量,进行水资源安全性和品质评价,提出保护利用措施,为温泉和矿泉水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另外,根据水源蓄水量情况、水文数据以及产业需水情况,制定各产业规模,发展本地区有机农业、水产养殖和旅游业。
莫宣学院士主要从事岩石学,特别是岩浆-构造-成矿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该工作站的建成将对推动区域产学研紧密结合,突破关键技术制约;增强本地科研实力和竞争力,推进高校和企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实现院士团队的技术成果转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院士简介
莫宣学,岩石学家,1938年12月生于广西融水,主要从事岩石学,特别是岩浆-构造-成矿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莫宣学院士在岩浆热力学基础研究、青藏高原研究和“三江”特提斯成矿域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研究三大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其长期坚持“岩浆—构造—成矿”方向研究,青藏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成矿带的成矿规律,提出“两套成矿系统、三大控矿要素”的理论概括及具体找矿方向,为开拓“三江”和西藏冈底斯国家级矿产资源基地做出了贡献。199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4年获得国土资源科技奖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5部,发表278篇论文,其中第一、二作者论著170篇/部,被SCI检索刊物他引7475次,其中 1 篇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的优秀国内学术论文”。